王涣
梦里分明入汉宫,觉来灯背锦屏空。
紫台月落关山晓,肠断君恩信画工。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昭君出塞的诗不少。这首诗主要是抓住人物生活中的一个断面——深夜梦醒之后的心理活动,把人物的经历、环境、感情融为一体,加以集中细致地刻画,使读者通过这短暂的一瞬,了解她生活的全部,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离乡背井、远嫁匈奴的深切同情。
由于汉元帝昏庸,把后妃宫人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师摆布,造成了昭君远离乡邦、落身塞外的悲剧。在那茫茫朔漠、胡地黄沙之中,这位南国女子面对着无边衰草、北雁南飞,怎能不勾起她的无尽乡思和家国之念。第一联,诗人正是从这点入手,写王昭君由于心怀故国、积思成梦,在一个牛羊歇宿、万籁俱寂的夜晚,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汉宫,但是一梦醒来,眼前却仍是穹庐毡帐、悠悠胡灯、异国清月,听到的也只是塞外羌笛、呼呼北风。这种由思而梦、梦后更思心理过程的详细刻画,便把王昭君抛身塞外、魂系故国、度日如年的苦境,准确有力地表达出来,使人得到很深的印象。
后联继续写昭君梦醒的心理活动。“月落”和“晓”字点明梦后时间。紫台,汉宫名。关山,指匈奴到内地一路之上的高山峻岭。古诗中有“关山万里不可越”句,说明道路阻隔,难以通达。王涣这句诗则化入了南朝江淹《别赋》中“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之意,而包容却更为丰富和深刻。时间,是在月落之后天将晓而未晓的时间;地点,是在渺远无极欲归不能的地点,昭君一梦醒来,心事浩茫,思绪万千,想到刚才梦中所见,念及自己的身世家国,怎能不辗转反侧、感慨欷歔!“断肠君恩信画工”,正是昭君此时心声的集中表露。《西京杂记》载:昭君为元帝宫人,自恃美貌,被恶图之,遂不得见;及嫁呼韩邪单于,临行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清人刘献庭诗云:“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总不知”,是完全站在评论家的角度,直斥元帝不明的。这句诗则是从昭君之立场,抒昭君之胸臆,虽较刘诗委婉,然而一个“信”字,也把对画工之痛恶、元帝之幽怨尽含其中。特别是“断肠”一词更是准确地表达了昭君塞外长夜梦醒之后,那种幽怨、痛楚、怅惘的复杂心境,形象地展示了她在异国殊俗、音讯阻隔的漫长岁月中,对祖国及家乡亲人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刻痛苦,这比刘诗含蓄而富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