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三峡歌九首(其三、其九)》古诗赏析与原文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

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

陆游的《三峡歌》是完整的绝句组诗,共九首,诗前有小序,作于绍熙五年(1194)十月二日。诗人时已70高龄,闲居山阴故里。多次的罢归,生活的困苦,给晚年的诗人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但恢复中原的志气未泯,挥笔赋诗的兴致未减。当他偶读梁简文帝萧纲《巴东三峡歌》,不禁再次触发了对剑南生活的追忆,幻化沉浸在三峡奇特的风光之中。于是,诗兴大发,感慨丛生,一气写下了九首绝句。清人陆次云评曰:“意致洒然”。戴第元认为:“风趣不减刘宾客《竹枝词》。”

前一首绝句以澄明开朗的笔触,描绘了巫峡天晴气朗的昼夜风光,给人以轻快美妙的心理感受。首句简洁明快地点明途经巫峡,可见巫山十二峰中陡峭壁立的九峰。陆游在《入蜀记》中写道:“神女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恰为本句作了绝好的注脚。次句写峡中明丽的秋景。诗人伫立船头眺望,只见两旁苍翠的山色,天穹五彩的晚霞,相互映照,迎面扑来,绚烂夺目,美不胜收。第三句一反历来巫山朝云暮雨的陈说,斥之为“虚语”。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云,楚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世因传之。陆游以亲身经历证明此说之虚妄,神女之乌有。末句进一步叙写巫峡的夜景:夜晚的明月通霄达旦,泻清耀洁;两岸山中猿声哀啼,彻夜不止。《唐宋诗醇》一段评语,可为本诗作结:“取境清绝,一洗阳台惯语,为巫山生色。”

后一首绝句回忆淳熙五年春奉诏东归,沿江途经忠州时的游历和心绪。诗人游览了平都山后,顺流抵达忠州南宾郡治临江县。诗人雨中神游东坡,追念白居易、苏轼故事;凭吊龙兴寺杜甫寓居,激发了深沉的共鸣。又踏上州南屏风山拜谒大禹庙,盘桓州东吊唁屈原塔,感慨万千,悲愤不巳。这些吊古伤今的感怀并未正面直抒,而是通过中对时、地、事、景的叙写巧妙地显示出来。尤其是“云迷江岸”、“花落空山”这两句精心提炼的特定景语,渲染了压抑冷落的氛围,象征了凄迷郁愤、悲凉哀怨的心态。恰如沈德潜《说诗晬语》所云:“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