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骥·小重山》原文赏析

《岳骥·小重山》原文赏析

冬日即景

古寺寒林缀晚鸦。南溪排雁阵,下平沙。牛羊归去夕阳斜。渔歌缓,短棹没芦花。

沽酒到西家。朔风初作雪,晕微霞。忽闻商女拨琵琶。含情望,江上暮云遮。

千古文章重白描,诗歌语言贵质朴。《冬日即景》这首词的语言风格就具有这种质朴的美。在这首词中,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对冬日田园晚景作了生动的描绘和传神的刻划,细致地表达了他那高士的孤怀、隐居的幽致和心绪的惆怅。

整首词围绕“冬晚”展开描写。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偏于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即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而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能融成一片。

这首词选择的时间是一个残阳衰柳,四望萧条的冬日黄昏。起句“古寺寒林缀晚鸦”,诗人首先从大处着墨,描绘出了一幅古寺之外,鸦宿寒树,烟敛疏林的图画,传达出了一种寥廓苍茫、衰飒零落的气氛,它起到了笼罩全篇的作用。接下去,诗人再把视野放开: “南溪排雁阵,下平沙。”只见青冥远净,溜泉鸣玉,整齐的雁阵,正迅急地落在平沙之上,准备在这里过夜。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在这旷野郊外,凝望、留连之久。紧接着,诗人又把眼光投向近景:“牛羊归去夕阳斜”,落日衔山,暮霭越来越浓,牧童正赶着牛羊向村落走去。作者在描写了极其静谧的环境之后,又描写了声音: “渔歌缓,短棹没芦花。”从附近的江上传来了一阵阵低缓的渔歌,循声看去,只见打渔归来的小船,已经隐没在芦花深处。上片宛如一幅水乡冬晚图,写出了牛羊下山,倦鸟归林,渔歌唱晚的情景,把视觉和听觉所及范围内的冬晚的景色写得尽情尽致。其中的几个动词“缀”、“下”、“缓”、“没”的提炼和穿插,不仅把一些孤立的景物钩连起来,写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使词中的山水景物飞动、传神,给人一种流动感,诗人就是这样用清新的情致、匀润的色调,渲染出了古寺旁、清溪边的一角幽境。

下片立足于主观感受。在这雁影冥蒙,渔棹归晚的环境中,诗人正急匆匆地要去办一件事:“沽酒到西家。”这一方面说明诗人心情较好,兴致较高,一方面也因为天色骤变:“朔风初作雪,晕微霞。” 风搅长空,酿出一天雪意,西边的一抹淡淡晚霞已显得模糊不清了。可诗人沽酒以后,却又没有急着回家去,因为他“忽闻商女拨琵琶”,在这朔风乍起、昏昏雪意的清冷氛围里,被琵琶声所吸引,他又一次循声找去: “含情望,江上暮云遮。”琵琶声是那样使他动情,他多么希望能看到那江船上弹琵琶的商女,但是辽阔的江面上惟见水天茫茫,雾霭沉沉,他只好惆怅而返。

这首词初读似乎是纯吟山水,而无关乎情。其实不然。诗人的感情倾注景中,岁暮天寒、野况萧条的环境里,一个孤独、寂寥的诗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作者缘情布景,以景出情,凭借对外界物象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细致地传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语言看,整首词不刻划,不雕琢,浑然而就,意境自呈,真正做到了 “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趣而趣横生”。作者喜欢用意象多于物象的疏笔,而不喜欢用造境止于诗境的画面; 喜欢用色淡神寒的字眼,而不喜欢用剪红刻翠的艳语,读来自有一股内在的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因此我们说,这首词语言的质朴美乃是美学上难能可贵的语言风格,是语言艺术高超、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经得起咀嚼玩味,吟诵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