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贞观·夜行船》原文赏析

《顾贞观·夜行船》原文赏析

郁孤台

为问郁然孤峙者,有谁来、雪天月夜? 五岭南横,七闽东距,终古江山如画。

百感茫茫交集也! 憺忘归、夕阳西挂。尔许雄心,无端客泪,一十八滩流下。

登山临水之际,封建文人最易触绪纷呈,发生茫茫怅望的孤寂感或失落感。特别是登临那些留有历史陈迹的名山胜川,更多吊古伤今情思。而清初刚疾卷过一场山崩海立的大风暴。某些曾经是南明各个政权苦撑抗清的地域,则对身怀家国兴亡痛切感受的知识分子来讲,尤不免触景生情,从而在借用故典的同时,深沉地掺夹进今典。《夜行船·郁孤台》即属此例。

郁孤台,在江西赣江上游的赣县境内。赣南原是丛山峻岭之地,从赣县到万安这一段江水流域,滩险岭密,郁孤台所在处则一峰郁然孤起,故名。这个郁孤台,由于辛弃疾《菩萨蛮》词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吟唱而闻名于世,所以读有关此台的词作时,容易联想起稼轩词的情思。其实,在明末清初,特别是在南京弘光小朝廷崩垮后,江西各地奉隆武政权(唐王朱隶键)曾作过相当激烈的抗清斗争,赣东南和赣南山区各城邑都经历过血火的洗礼。顾贞观站在郁孤台前,无疑想得更多的是当年隆武帝一度驻跸赣州,以及后来万元吉等一大批南明“忠烈”在这一带殉身,其中还有与三吴文人关系极深的黎遂球等人。因而,不要简单地把“五岭南横,七闽东距”等句只看作是郁孤台地形位置之类的描述,此中实已展开想象,超越时空,在回顾已成历史的当年苦撑残局的英杰业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下片的“尔许雄心”之句,也才能理顺全词的脉络。

起句显然是一种吊唁的语调,只不过笔法转了个弯。词人问郁孤台:在这雪天月夜,有谁来此凭吊?从表面一层看,是少有甚至无人来此作雪月夜登之举; 深一层说,就是“我”却虔诚地专为此而来攀登此台。正是如此,所以抒情主人公一下子就联想这原是“五岭南横,七闽东距”的险要之地,按理是应可有一番雄图的。五岭,江西南端与广东交界处大庾岭等的总称。关于五岭的确指有三说,可以不必细究,而江西境内的大庾岭等属“五岭”范围则是肯定的。七闽,泛指今福建全省並包括浙东南的温州等地。岭南是南明永历政权所在地域,七闽则是隆武政权的依托基地。然而,现今这些朱明王朝的遗子全都烟消云散,地名郁孤,“我”登临之际确也深深感到一股郁然孤零的氛围袭来,能不“百感茫茫交集”吗?“憺忘归”的“憺”,音dàn,《楚辞》的《九歌·东君》篇有“观者憺兮忘归”句,其义为“安”,词中应作凝立、静立解。沉思之间,情怀纷乱又腾越,不觉“夕阳西挂”了。于是一声长叹:“尔许雄心”,全成悲剧性的陈迹,一阵辛酸不由挥泪一掬。结句“一十八滩流下”六字极有内涵,流下的既是赣江之水,又有“雄心”幻灭的往事,更有“我”的清泪。这类句子似乎化用了辛稼轩的“中间多少行人泪”,其实还不止如此,流下的更是雪天月夜来此遥祭者的吊的泪水,这原不是一般的“行人泪”。十八滩,在赣县至万安县一段境内,著名的惶恐滩即为其一。

由此说来,《夜行船·郁孤台》並非是抒写自己的壮志难酬的牢骚,实是“犹吊遗踪一泫然”式的祭奠之作,其所苦叹的乃是兴亡之感。江山是终古如画,人事则沧桑骤变,顾贞观的心迹在《青玉案》和这首《夜行船》中已非常清楚。

从手法看,多以地名暗示史事和情怀,故初读似纯用赋法,细究则会发现这种暗示法较之一般的比兴尤具艺术力量,不恍惚,不枝蔓,也无岐义,相当凝炼集中。小令写得如此清劲峭拔,又颇类陈维崧,略无闺襜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