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荦·桂枝香》原文赏析

《朱荦·桂枝香》原文赏析

江湖岁晚,正水落空洲,枫下高岸。设簖平沙败苇,灯光零乱。轮囷乍向临流得,掩青筐、霎时皆满。谁怜携去,渔庄草舍,清霜一片。

又早是重阳款宴,叹秋色殊佳,篱金初遍。几处酒人对擘,新橙同荐。老饕只爱持螯嚼,想眉山旷怀如见。还从醉后,茶烹石鼎,恍窥双眼。

评赏作者这篇词,首先要提一下有关《乐府补题》。《乐府补题》是南宋遗民唐珏、冯应瑞、仇远等十四人同赋的词集。十四人中包括当时著名词人周密、王沂孙、张炎,其他八人为唐艺孙、吕同老、李彭老、王易简、陈恕可、李居仁、赵汝钠及王英孙。遗民们在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南宋越陵被胡僧杨链真伽掘发之后,曾用龙涎香、白莲、莼蟹、蝉等题进行分咏,借以抒发亡国之恨,寄寓身世之哀。大抵用龙涎香、莼蟹咏帝王事,用白莲蝉咏后妃事。各题皆有定调,龙涎香用《天香》调、白莲用《水龙吟》、蟹用《桂枝香》、蝉用《齐天乐》、莼用《摸鱼儿》。最后编为一集,名为《乐府补题》。到了清初,朱彝尊、李良年等浙西词人,喜为咏物词,他们借《乐府补题》所用各题及所定之词调,倚声填词,虽亦博采有关各题的典故,但绝少寄论;和他们相唱和的山东曹贞吉、河南宋荦,所作也是如此。这是和《乐府补题》所咏不同的地方。

宋荦这首《桂枝香》 “蟹”,在当时咏物词中,是写得比较工整雅致的一首。

上片开头三句点明季节。“水落空洲,枫下高岸”,是深秋景象。“空洲”指“荒洲”,“枫下”意同“枫落”。“枫落吴江冷”,这时节可说是“江湖岁晚”了,也正是蟹肥的时候。次二句写渔人在此时设簖捕蟹。蟹簖设在水边平沙败苇之际,蟹舍里闪出零乱的灯光。河蟹在晚间,喜欢成群结队向河滩亮处爬行,所以傍晚是捕蟹的最佳时间。接着以“轮囷乍向临流得”等三句,写渔人捉到河蟹,放进青篾制成的筐里,霎时间筐内就装得满满的。“轮囷”,本意为盘曲,这里用来代指河蟹。作者友人曹贞吉同调“咏蟹”云: “羡轮囷行沙如驶。”也用“轮囷”来形容盘曲的蟹儿。下面“谁怜携去”等三句,写渔人得蟹之后,随即送往市场,河滩上显得寂静了,仿佛他们不仅携去了蟹,也携去了渔庄草舍夜晚的一片清霜似的。上片也由此作结。

下片换头三句:“又早是重阳款宴,叹秋色殊佳,篱金初遍。”回映前文,再一次点明季节。“重阳”佳节,文人雅士往往宴集,登高赋诗。这时候,菊花已经一片金黄了。菊花以黄者为正色,又称黄花。词里的“篱金”,指篱边的菊花。秋色如此佳美,人们在筵宴上,持蟹螯,饮美酒,赏菊花,更是其乐无穷。蟹味至美,是珍贵的河鲜,一般人多喜食蟹,“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更是清秋的韵事。作者以 “几处酒人对擘”等四句,写此时饮酒食蟹的情况。人们在酒筵上擘蟹佐酒,席间还可以吃到新上市的橙子。“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老馋们的口福,真是不浅。这四句中的后两句“老饔只爱持螯嚼,想眉山旷怀如见”,包含两个典故,其一,是“持螯”:晋朝的文人毕卓,嗜酒如命,他曾说: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见《世说新语·任诞》)此人可算是一个十足的 “酒狂”,也是一个“标准”的老饕。作者用此典,意在表明蟹味之鲜美。其实喜爱持螯饮酒的,当不只毕卓一人。其二,“眉山”,指的是苏轼,苏轼的故乡,在四川眉山。苏轼作有《老饕赋》,赋中有句云:“盖聚物之天美,以养吾之老饕。”“老饕”意为老馋,饕读(tāo滔)。“想眉山旷怀如见”这句是说: 苏东坡胸怀清旷,他早就理解人们爱食美味的心理了,因为他自己也不例外。蟹是“物之天美”,人们吃到蟹,即使被嘲为“老饕”,也可以一笑受之的。歇拍三句: “还从醉后,茶烹石鼎,恍窥双眼。”写人们参加蟹宴酒醉之后,还可以用石鼎烹茶,借清茶消酒,而在煎茶时,又恍惚可以看到蟹眼。苏轼诗云: “蟹眼已过鱼眼生”(《试院煎茶》)。煎茶时,水初滚起泡称为蟹眼,大沸所起的泡则称鱼眼。作者在咏蟹之余,想到“蟹眼”,结尾乃从虚处着笔,可谓妙谛横生,使人有忍俊不禁之感。(词句中的“石鼎”,是古时石制的煎茶用具,宋范成大《病中绝句》有“石鼎飕飕夜煮汤”的诗句。当然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用石鼎烹茶的事了。)

全词除起笔点明捕蟹季节,和结尾“烹茶看蟹眼”的余韵之外,具体写了 “设簖捕蟹”、“得蟹置筐”、“蟹宴赏菊”、“持螯把酒”、“老馋醉酒”诸事,层序井然,纯用赋体。中间尽管穿插有叙写季节风光之句,只不过是衬托的笔墨,吟诵此作,可见词人用笔的技巧。彭孙遹云: “咏物词极不易工,要须字字刻画,字字天然,方为上乘。即间一使事,亦必脱化无迹乃妙。” (《金粟词话》)此词使事,尚不见痕迹,在同时词人,同调同题诸作中,堪称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