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十首·摸鱼子》原文赏析

《白朴十首·摸鱼子》原文赏析

七夕。用严柔济韵

问双星、有情几许,消磨不尽今古。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听笑语,知几处、彩楼瓜果祈牛女?蛛丝暗度,似抛掷金梭,萦回锦字,织就旧时句。愁云暮,漠漠苍烟挂树。人间心更谁诉?擘钗分钿蓬山远,一样绛河银浦。乌鹊渡,离别苦,啼妆洒尽新秋雨。云屏且住,算犹胜姮娥,仓皇奔月,只有去时路。

秋夜晴空,满天繁星,引人遐想。特别是七夕,人们总不时仰望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看看他们是已经过河相会了,还是仍旧在隔河相望。因为据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受天帝处罚,分居银河两岸,每年七月七日才准相会,乌鹊为之搭桥。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在人们中传播,他们的遭遇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同情,也引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描绘、诗人的吟咏,词中写七夕著名的有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但白朴的这首《摸鱼子》却又是另一种写法。

这首词一开始就问牛郎织女:你们之间相爱之情,从古至今,千百年都消磨不尽,它究竟有多少呵。为什么发这样的问呢?因为牛郎织女年年都要相会,千百年来,年年如此。这借以说明这个神话传说流传的久远,也引起下文想象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牛郎织女是仙侣,是生活在天上的,他们住的是月窗云户的仙居,在他们每年风流聚会时,这仙居就充满暖和的香气和欢声笑语。这是七夕的天上,而七夕的人间又是怎样的呢?据《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世谓织女牵牛聚会之日,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七夕那晚,人们有的要搭彩楼陈设瓜果,祈求织女赐给他们聪明技巧。当然也有情侣在此夜,密誓相爱,祈求牛郎织女给他们幸福的。白居易《长恨歌》说唐明皇、杨贵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按,《唐会要》卷三十云:“天宝元年十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每当人们七月七日夜晚祈神时,屋角的蜘蛛往往在幽独地吐丝织网,好象是织女在抛织金梭,也好象它是在用锦织就旧时诗句。“锦字”,据《晋书》载:窦滔被放,其妻苏氏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寄。以后就借指妻子写给丈夫的信。

下片开始继续写人间,但写的是另一种场合,那就是别离。别离,不只是天上有,人间也不少。在暮云低垂,漠漠苍烟挂树的时候,人们别离的悲痛,更是难于诉说。“人间心更谁诉”的“更”字,用得很巧。“更”是就“人间心”与牛郎织女心相比较而言,这就把人间的事和天上牛郎织女的事串连起来了,加强了词的整体性。以上是总说、泛论。下面接着以古往今来人们乐道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来说明,人间有的情侣也一样会有银河阻隔。“一样绛河银浦”,再次加强和上片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联系。“擘钗分钿”,将金钗和钿盒都分开。“蓬山”,我国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擘钗分钿蓬山远”,白居易《长恨歌》云:“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盒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盒一扇,钗擘黄金盒分钿。”下面又转而写天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后又要通过鹊桥别离了,别离的泪水化为秋雨连绵。“云屏且住”,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别离的悲伤与无可奈何之情和上片相会时的欢乐相对应。以下转笔劝慰牛郎织女说,你们虽然为银河分隔,但每年七夕还可相会,而嫦娥仓皇奔月,就只落得她一人永远孤独地住在月宫了。比较起来,你们究竟还比她好。这是退一步的说法,是劝慰之辞。作为情侣来说,当然追求朝朝暮暮,恩恩爱爱。“姮娥”,即嫦娥。传说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的不死药后,奔往月宫,成为月中仙子,凄冷孤寂地独守月宫。

这首词的上片前一部分写天上,“知几处”以下写人间。下片则相反,前一部分写人间,“乌鹊渡”以下写天上。而不管是写天上,还是写人间,都紧紧围绕着七夕牛郎织女相会和别离来写。词的上片写欢乐,下片写悲伤。但不管是写欢乐,还是写悲伤,也都紧紧围绕着七夕牛郎织女相会和别离来写。因此,整首词虽然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用笔,但浑然一体,无支离之感。另外,这首词还注意情、景的安排运用,如上片的“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听笑语”,下片的“离别苦、啼妆洒尽新秋雨。云屏且住”,都是景为情设,情因景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