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祖惠·金缕曲》原文赏析
咏 雁
暝色沉寒角,正秋江、茫茫流水,客愁无著。斜日滩头帆卸早,远渚平沙漠漠。问尘海、此身何托?底事黄昏风渐紧,只一绳,来伴侬飘泊。霜意劲,酒潮薄。
低徊往事浑依约,算故园、近来烟景,尽输猿鹤。却意宾鸿辞海国,一样汀洲寂寞。感几度、云停月落。鹭伫鸥延江上住。甚伤心、情绪全非昨。听津鼓,数寒柝。
词发展到清代,普及与提高两方面都大见成效: 不仅作者阵营日趋壮大,而且功能日见齐全,艺术上也日臻妙境。词人或直抒胸臆,畅所欲言; 或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往往言发于此而意归于彼。许多平素无法或不便明言的细微心理活动,都可以借助词得到表达; 许多有着普遍社会意义的时代审美心理意念,都可以通过词得到体现。袁祖惠这首《金缕曲·咏雁》即是如此。
这首词名为《咏雁》,实则借雁喻人,以雁自况,抒写郁结胸中排遣不去的悲思愁绪。开头三句,从大处着眼,以浸透着词人内心深挚情感的笔墨,点染勾勒出产生这首词的典型环境和特定的美学氛围。你看,暮霭苍茫,暝色沉沉,滔滔寒江,正滚滚向东流去,好一幅《秋江暝色图》!从天空,到流水,整个美学意象全都有着那么一种沁人肌骨的冰凉的寒意,令远来的客子鸿雁难于落脚。这里“客愁无著”之“愁”,既是鸿雁迁徙路上寻找歇息之处的哀愁,又是作者人生羁旅中求觅立足之地的忧虑,语意内外,有着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接下来三句深入一层,开始进入“角色”,模拟鸿雁视野,写出此时此地的具体情境。“斜”字点出秋日已经西沉,江边滩头的桅船也早已靠岸卸帆。放眼望去,远方小洲上的黄沙影影绰绰,这迷茫的景色,给全词意境平添几分凉意。观照此情此景,词人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鸿雁,在天地六合中上下求索。他抬头问天,低首问地,中问茫茫人海:“问尘海、此身何托?” 佛教称人世为尘,如“尘世”、“凡尘” 、“尘寰”等等。尘海,实即整个时代与社会。鸿雁亦即词人的疑问当然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为他作出答案,于是他注定只能继续在前方路上彷徨。后面四句,愁云惨雾更为浓重。“底事”,何以。不知为什么,黄昏的风倒越刮越紧了,只有一条一字绳线般的雁群,相伴着在风雨中飘泊。此处亦雁亦人,充满了生命渺小,宇宙永恒的落寞与凄惶的感觉。词人有如一只奔波的鸿雁,又如一条飘零的小舟,无可奈何地听任命运风浪的摆布和颠簸。“霜意劲,酒潮薄”两句,以江上自然界的变化形象地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寒意愈来愈重,而那种与命运抗争的热情却日退一日。势态变化,两两衬托,有相得之妙。
过片三句由眼前景物转入内心抒写。“低徊”二字活画鸿雁徘徊宛转,酷似人回首往事时的神态。“浑依约”三字形容往事屡经岁月长河冲刷,已经隐约汗漫,但还依稀可辨。最令主人公难忘的,就是故乡那云烟缭绕的韶光美景,想来近已全部为古猿仙鹤等异物享有。作者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西湖如烟的美景使词人自幼陶醉,如今回忆起来还依依不舍。但词意尚不止于此。故乡烟景的恬静美好,还与摧残人们心灵的宦海风波形成鲜明对照。接下来 “却意”三句笔锋一转,又回到鸿雁自身。再想想自己这客子鸿雁辞别家园以来,虽然到处皆有可暂落脚的水中小洲,但又到处皆是无边的寂寞。“感几度、云停月落。”鸿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行旅生活的枯燥、乏味,正是词人沉重的苦闷和深长的感慨。封建社会外出作官叫游宦,离乡远游的人叫游子,而游动本身则意味着不安定。词人生活在内忧外患日趋深重的清代末期,又官居东南沿海的上海知县,亲身感受到清末官场的黑暗腐败,蝇营狗苟,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尔虞我诈和帝国主义列强对古老中国的欺压凌辱,这种忧患意识尤为强烈。结尾四句,就是这一忧患意识的延伸。这只宦海天涯疲于奔命的鸿雁,被外界的风风雨雨搞得太累了,他也想象白鸥苍鹭等水鸟那样在江上住下来,但是,“甚伤心、情绪全非昨。”难过的是,主人公的心境已与昔日大相径庭。全词至此,已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心绪和盘托出。“听津鼓,数寒柝”。最后这两句又将其进一步强化。单调而缺少变化的鼓柝声,反映出深夜未眠辗转反侧的词人的无聊和苦恼。一下下,一声声,加深着游子 (宾鸿) 的寂寞。
这首词情致深婉,感受细腻,美学意蕴极其丰富。它折射出清季末年封建文人较为普遍的空旷落寞的悲剧心理,在社会审美心理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谭献《箧中词》收此词,下注: “危苦之言。”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