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十首·清平乐》原文赏析

《刘因十首·清平乐》原文赏析

贺雨

雨晴箫鼓,四野欢声举。平昔饮山今饮雨,来就老农歌舞。半生负郭无田,寸心万国丰年。谁识山翁乐处?野花啼鸟欣然。

古人靠天吃饭,久旱得雨,其喜悦可知。宋代苏东坡名作《喜雨亭记》,即写旱后大雨,“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欢欣)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本词也是写这种“喜雨”之乐。

开篇写雨过天晴,百姓吹箫击鼓,相互庆贺,所到之处,一片“欢声”笑语。丰收有望,自然喜悦。由“四野欢声举”可以想象当时百姓欢呼雀跃的热烈气氛。词人也被“老农”们的欢声笑语所感染,情不自禁地与他们一道载歌载舞,并痛饮狂欢。“饮雨”,不是说喝雨水,而是说“平昔”为山居之乐而饮酒,即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谓“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今天则是为得雨之乐而饮酒。同是饮酒,动机不一,欢乐也不同。“萧鼓”、“欢声”是写百姓老农之乐,“饮雨”、“歌舞”是写词人与民同乐。词分两层,写出得雨之喜和“贺雨”之意。

下阕写感受。说自己这“半生”虽然没有田产(“负郭”之田谓靠近城郭的膏腴之地),但“寸心”仍然希望“万国丰年”,天下人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表现出词人对社会人生的关切。结句回应上阕,写“山翁”(词人自谓)的“欣然”之乐。但在表情方式上欲吐还吞,含蓄有味。“谁识山翁乐处”用问句提起,但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宕开一笔,侧写“野花啼鸟”。无情无思的“野花啼鸟”都受到环境的感染,为久旱得雨而“欣然”快乐,那么本来多情的山翁其“乐”也就可想而知了。“野花”句是化用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词用此诗,亦含“大有年”(丰收年)之意,用事甚切。

本词有两大特点,让人耳目一新。一是全然摆脱那些叹老嗟悲,伤春恨别的忧苦之调,而是“欢”、“乐”、“欣然”。二是词多写士大夫们的喜怒哀乐,而很少注意到百姓们的忧愁与欢乐。本词写“四野欢声”、“老农歌舞”,并深深被百姓的喜悦所感染,给词山歌海注入了一丝新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