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浣溪沙》原文赏析

《屈大均·浣溪沙》原文赏析

杜 鹃

血洒青山尽作花,花残人影未还家。声声只是为天涯。

有恨朱楼当凤阙,无穷青冢在龙沙。催归不得恨琵琶。

“血洒青山尽作花”,屈大均以多么宏伟的气势开始了他这篇《浣溪沙》词。咏杜鹃,其实是咏自己,咏他至死不衰的抗清意志。传说杜鹃啼久,嘴角流血,血洒在山上,就化为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因此,古今许多诗人都曾以杜鹃鸟作为不屈不挠、为实现志愿、苦心孤诣、不惜流血牺牲的志士的象征,加以歌唱。此词前阕是说杜鹃鸟不惜血洒青山,声声只是为了呼喊流落天涯的游子。可是血化为花,花又残落,却还不见人影归来。其实只是他自身的写照,他想唤醒世人不忘亡国之痛,起而参加斗争,尽管自己血洒青山,但喊遍天涯却不见人们奋起响应。一片孤愤之情,溢于言表。

后阕用王昭君琵琶诉恨的历史故事。朱楼、凤阙,都是指汉代宫阙,帝王后妃们居。虽然堂皇富丽,有些后妃失宠,其间也笼罩着无尽的怨恨。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十公里,大黑河南。龙沙原来是白龙堆沙漠的简称,后来就用以泛指塞外沙漠地段。青冢只一个,而冠以“无穷”,作者用意很明显:当代和王昭君有着同样命运,有家难归,有国难投的人,很多很多,他们只有埋骨沙场、留冢他乡的结局。王昭君归汉不得,用琵琶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怨恨,当今那些心存亡国之痛、怀耻抗争的志士,看来杜鹃催归(杜鹃鸟的喊声似“不如归去” )也是无用的,他们只能象王昭君那样以弹琵琶来抒发一腔愤怒而已。一片同情之心也是溢于言表。

综读全词,从深沉的语言中可以感觉到作者强烈的心律。他爱国之深、亡国之痛、救国之切,希望与失望相交织,殉国的慷慨与孤愤的哀怨相激宕,种种复杂的感情都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如果他把感情写得过分单一,就容易概念化口号化,艺术感染力必然减弱。事实上人们的感情总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写出它的复杂性,才会有真实感、深刻感,也才能激动读者心灵。这也是这首词给我们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