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引并序|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思归引并序

余少有大志,夸迈流俗。弱冠登朝,历位二十五。年五十以事去官。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业。其制宅也,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江水周于舍下。有观阁池沼,多养鱼鸟。家素习技,颇有秦、赵之声。出则以游目弋钓为事,入则有琴书之娱。又好服食咽气,志在不朽,傲然有凌云之操,歘复见牵羁。婆娑于九列,困于人间烦黩,常思归而永叹。寻览乐篇有《思归引》。傥古人之心有同于今,故制此曲。此曲有弦无歌。今为作歌辞,以述予怀。恨时无知音者,令造新声播于丝竹也。

思归引,归河阳,假余翼,鸿鹤高飞翔。经芒阜,济河梁,望我旧馆心悦康。清渠激,鱼彷徨,雁惊溯波群相将,终日周览乐无方。登云阁,列姬姜;拊丝竹,叩宫商;宴华池,酌玉觞。

《思归引》相传是周代的琴曲。《琴操》说,邵王娶卫国一位贤女,迎娶途中,邵王死了。邵太子要娶她。她不答应,被拘深宫,“思归不得,遂援琴而作歌。曲终,缢而死”(《乐府诗集》卷58引),因此它又名《离拘操》。到西晋,歌词已佚。所以石崇序中说, “乐篇有《思归引》”, “此曲有弦无歌”, “今为作歌辞”以抒其怀。

石崇是西晋开国功臣石苞的小儿子,门阀士族的大富豪,也是著名文士,与陆机、左思等一起活动在权贵贾谧周围,世称“二十四友”。从序中可以看出,他是西晋典型的门阀世家的名士。凭借门阀政治特权,他20岁就做朝官,此后30年中历任25个官位,最后做了卫尉,位列九卿。50岁时,贾谧被诛,石崇因被列为贾党而遭罢官,归居河阳别墅,就是著名的金谷园。表面看来,他对罢官似不在意,仿佛无官一身轻,摆脱官场杂事, “肥遁”了。《易经·遁卦》上九说, “肥遁无不利”。旧疏认为, “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顾,是遁之最优,故曰肥遁。”本义是说,心无牵挂,彻底避世,所以是隐逸中最好的一等。对石崇来说,资财豪富,歌伎成群,药石齐备,金谷园尽有山水之美和林薮之趣,罢官正好摆脱流俗,声色娱乐,服食养生,在人间过神仙生涯,做风流名士,享清德美誉,好象真心“更乐放逸”。其实不尽然,石崇是以放逸的豪气来发泄他心中的气愤。

《思归引》或名《离拘操》的本事便是一曲违志而死的悲歌。石崇借古曲填新词,喻意相承。序中一再说明他平生志向不在做官,但却违反志操做了这么多年许多官,而且做了大官,直到这回罢官,才算得以归隐,摆脱束缚,顺遂本志。耐人寻味的是,他几乎不把国家朝廷放在眼里,笔墨之中往往施以鄙夷。小序开头就说, “少有大志,夸迈流俗”,把做官视为世俗之事。文中又说, “又好服食咽气,志在不朽,傲然有凌云之操”,这是用汉武帝故事。《汉书·司马相如传》载,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大人赋》后, “飘飘有凌云气、游天地之闲意”。石崇的用意相当显豁,一是表示神仙长生原是帝王之志,二是暗示自己的大志就象汉武帝一样,尽有人间富贵,所以不屑做官,而追求长生。这就是说,他根本不稀罕做官,然而他又做了大半辈子官,并且明确说做官是被“牵羁”,做大官是逢场作戏,并且感到烦人。这等于公开声明,他的官位是国家朝廷勉强给的,他是勉强接受的,罢官正合心愿,对他毫无损害,没有什么了不起。这话的潜台词就是宣告诀别,此后再请他做官是决不出山了。这就是小序的中心意思,充分显示这位门阀豪富的门阀豪气,以神仙为大志,使自己凌驾于国家之上。这与寒士蔑视富贵的豪放是有实质区别的。

由于小序说明了主题思想,因而诗歌便不须交待归隐的缘由,只抒写归隐的快意。比较起来,小序写作颇费曲笔,绕了两个弯子;诗歌的艺术特点则是痛快地一气呵成,形式也是采取流畅不拘的七言歌行。但是正因为石崇心里气愤,所以在快意的豪放情调之中,仍不时地夹杂讥刺嘲弄。全诗以离开洛阳来到河阳的归程为结构的。开头用鸿鹤高飞形容离开洛阳,既表现了自己愉快心情,同时暗用黄鹤仙去的故事表示自己高蹈的志趣。接着写归路,点出“芒阜”即北邙山,相传是古来王公贵官的墓葬所在,《古诗十九首》所说“下有陈死人”的“北郭墓”就是此地;又说渡过河梁,这是游子思归常悲阻隔的难题,所谓“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古》“步出城东门”),但他都无阻而渡,所以回到“旧馆”即金谷园,心情十分愉快。然后写来到金谷园,在清清水边,欣赏水中游鱼在急流里徘徊彷徨,观看成群大雁被涨潮波浪惊飞,领略山水鱼鸟的自然动态,仿佛冷眼旁观人情世态,饶有兴趣。最后写金谷园里奢华的声色娱乐,在高楼里听听华贵歌伎演唱,在水池边举行宴会,畅饮美酒。人间富贵享受,他一应都有,毫不逊色,然而丢掉了官宦束缚,不再有生死的忧患,思乡的忧伤,急流的冲击和惊浪的恐惧,自由自在了。显而易见,在歌唱快意归隐的同时,他对困于官宦的人情世态不无嘲弄,一泄气愤。正是这样以快意来泄愤,形成了这诗的明快豪放的风格;而又由于实质上是门阀豪贵的豪情,因而诗的明快豪放并不痛切有力,流于浅薄,不动人,也无启迪。今天读来,别有一种认识意义,可以了解西晋诗歌有此一格,古代封建门阀豪贵也有这样一种隐逸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