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看梅|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春日看梅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香清寒艳好,谁惜是天真。

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历代咏梅的名篇很多,有冬日赏梅,春日访梅、折梅,也有托梅咏怀,以梅自况的,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侯夫人这二首《春日看梅诗》算不上名篇,但它与许多咏梅诗一样,不是单纯地写梅咏梅,而是在梅花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各人心胸怀抱性格之不同,因此,与其他咏梅诗相比,它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从题目“春日看梅”可知,诗人所写的必是春季之初、看梅之时的光景与感慨。“砌雪无消日”写的即是冬日景象,此时石阶上的落雪依然还是厚厚一层,看来还不会很快消融,严寒依然笼罩着土地。因而诗人的内心仿佛也被冰雪封锁, “卷帘时自颦”写的就是这种忧郁沉闷的心情。“时”写次数之多,微露厌烦,故“自颦”不已。这二句透露出女诗人内心的抑郁不展和对春天的企盼。冰封雪裹,大地一片沉寂,诗人的内心也不胜怅惘,这种强烈的感受和索寞的情绪与诗人自身的生活遭遇极为相切。身为宫女谈不上什么自由,不用说真挚的爱情与之无缘,即使是正常的感情需求也难以得到。囚徒般的处境,无休止的期待,使她们深切感到自己命运之悲惨,周围的世界竟然如此寒凉。“砌雪无消日”写的虽然是冬日的自然景象,但实际上也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写照。面对着这个冰冷的世界,诗人更加渴求温暖,那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安慰都能使痛苦冰释,让不圆满的愿望得到些许满足。然而,在这冷寂的天地间还有什么可堪慰藉,除了在宫中庭内悄然开放的那些梅花?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诗人把所有的情感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爱都托付给傲寒的梅花,梅花在此成为诗人暗淡生涯中的光和热。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种移情作用,但由此亦写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梅花的可爱可喜。若是说诗的开头所拓展的意境是凉意袭人的,到了这两句则有所改变,严寒中开放的梅花犹如一股春流,它是寒凉世界中传来的春的跫音,不仅给大地带来生机,更给孤独的诗人带来了喜悦。春天就要到来、严寒终将过去。然而,我们如果联想及诗人的处境,不难看出,到来的春天或许将带给诗人更多的烦恼,春天并不能扫去诗人内心的冰雪,它或许只能使宫中的岁月显得更为漫长。诗中借助色彩相衬, 大小对比以及既“点”又“染”等手法的运用,来描写梅花及抒发感情。阶前的积雪,卷帘所见莽莽景象,使得这个世界显得十分素洁,但也颇为寒凉。在这白色的世界里,庭院内一枝独放的梅花显得十分醒目,整个画面为此变得活泼有生气,这种色彩的强弱对比使这首咏梅短章的审美价值大为增强。同样,在一片白莽莽的雪景之中,三两朵梅蕊显得十分孤单,但这些孤独的小花却是爱与美的象征,意味颇为深远。

如果说第一首看梅诗写的是看梅盼春的话,那么第二首诗则是真正的“咏梅”。第二首诗中对梅花的品格作了热烈的礼赞。 “香清寒艳好”,赞美梅花不但色美味香,而且愈是寒冷愈开得鲜艳,具有凛然的傲骨,这不禁使人想起陆游《落梅》中的两句: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不过,陆游诗歌咏的是梅花傲然不屈、压倒群芳的个性品格。侯夫人这首看梅诗则另有寓意。 “谁惜是天真”,在赞美梅花“香清寒艳好”之后,又为梅花虽然气格不俗,一片真纯,但却不为人赏识而深感可惜。显然,这里既是写梅花,也是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正象其《自伤》诗中所道: “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徬徨。”诗人不为人理解,得不到君王恩宠的命运,不正与色美格高的梅花不为人欣赏的遭遇一样吗?这不仅是一朵格高韵远的梅花,也是一朵孤独的梅花。 “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如同说当春天到来之时,傲然的梅花也逐渐凋谢,它的精魂与百花斗艳争春。元代王冕《白梅》诗的诗意与此颇相似: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诗人们看来,傲然不群的梅花不仅是与严寒抗争的斗士,也是报春的使者。不同的是,侯夫人笔下的梅花始终是作为诗人自身的形象出现,在梅花的身上溶入了诗人的品格个性乃至身世遭遇。当春临大地,百花怒放,那朵孤独的梅花也悄然消逝,仿佛她的命运只与严寒连系一起,春天是与她无缘的,她只能化成一缕香魂,在春天里与百花共享自由和欢乐,只有此时她的身心才获得彻底的解放。尽管梅花色美味香格高,但她的命终究是悲惨的,这便是侯夫人笔下的梅花,也是封建社会中宫女命运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