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
(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泉下人,喟然伤心肝。
以《七哀》为题,汉代乐府中所未见。唐人吴竞《乐府古题要解》说: “《七哀》起于汉末。”唐五臣注《文选》中吕向说: “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鼻酸而哀也。”主要意思是哀思之多。现存资料看来, 《七哀》可能就是王粲的新题。
王粲,曾祖王龚,祖父王畅,都是汉代位及三公的大官僚。王粲少有才名,博闻强记,尤擅长诗赋。《文心雕龙·才略》说他是建安七子中的“冠冤”。东汉末年,董卓作乱被杀后,卓部李催、郭汜攻人长安,焚杀掠劫,长安被夷为空城。适逢关中大旱,灾民相食,饿殍遍野,白骨堆积如山。在这样环境中,王粲自长安出走,南奔依附荆州刘表。刘表曾向王畅就学,两人有同里世交之谊。王粲千里而来,寄居门下,刘表的态度却很冷淡。王粲滞留荆州15年,终不被重视。国破家亡之痛,世态炎凉之慨,百感交集,沉痛中肠,王粲以诗出之。他的《七哀》诗现存三首。第一首写来荆州途中所见之哀;第二首写思归无着、日暮傍徨之痛;第三首写边城苦况、兵革不息之悲。三首都是写离乱景象,估计是王粲寄居荆州一段较长时间之后而作的。
这是《七哀》诗的第一首。它实录了作者逃难中亲身见闻。作者就是事件中人,直接说出观感。文字朴实,真切可信。在材料取舍、组织方面,尤具功力。可以想象,当时发生的事件极多,作者感受也十分复杂。他记录下来的事情能否打动人心,他倾注在这些事件上的感情能否被读者接受,他又如何用恰当的手段把事件和感受表达出来,这些方面都很费斟酌的。这首诗采用了一般叙事——抒情的结构:从西京纷乱的大背景落笔,按逃难行程为线索,写下各种见闻景象,着重描述妇人弃子的场面,推出高潮,最后结出感慨和愿望。这样安排,有点有面,有起有伏,结构完整,符合读者接受的思路逻辑。
此诗最动人处是妇人弃子的场面。各种动物都有护犊之情,何况人呢。做母亲的竟然忍心把儿子丢弃在草丛中,其处境的艰难,真是不容想象。上文说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是艰难的大背景。不过这个大背景写得略嫌抽象,不易一下子抓住人心。此处重点描述的妇人弃子的举动便是造成“白骨蔽平原”的千万种原因之一。这样,读者便可以把点与面联结起来,认识当时社会和百姓的普遍处境。接下来,诗中具体地写出弃子妇人听见儿子的哭声,咬牙落泪,连头都不回……“挥涕独不还”,这个“独”字,读者可以想象到她一个人含着摧肝折骨的悲哀,急急忙忙狠心地走开了。一边走还一边自言自语: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这话象是诉苦,又象是解脱;是说给自己听?还是说给儿子听?象什么都不是, 又象什么都是。太悲惨了,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连作者都不忍听下去了。诗歌至此也就推上高潮。感动之余,不论作者或读者自然要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间惨景?诗中没有正面回答,作者似乎故意留下问题让人寻思。他只是说: “我回首凝视着作为国家最崇高的象征——长安,深深地领悟到《泉下》诗中那种思念贤明君主的迫切心境了。这句话至少有以下用意:第一,作者希望乱世快些结束,使百姓过着安定生活;第二,他深深地同情苦难的百姓,喊出他们的要求;第三,他谴责“乱世”的制造者。这些用意虽然没有直接说出,但读者却不难思索出来,这就是诗的启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