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病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嘱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 行当折摇, 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 “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 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 “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本篇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瑟调曲》。这是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社会叙事诗。诗歌通过叙述妻死儿幼、丈夫和孤儿饥寒交迫的悲惨遭遇,深刻地反映了汉代封建社会中底层人民的悲苦生活。

诗的前半部分写久病卧床的妇人临终前对丈夫的嘱托。反复吟咏,这些语语悲切的殷殷相诉,催人泪下。开首两句,出语不凡,提挈全篇。 “妇病连年累岁”,这既写了在封建重压下劳动群众缺医少药,无钱医治的必然结果,又指出这是造成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家庭悲剧的重要原因。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在弥留之际的久病老妇!她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亲生骨肉,就要在一瞬间变成无母的孤儿,面对丈夫,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切肤之痛,泣不成声,不尽忧伤,饱含在滚滚热泪之中。 “嘱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这是她在恳求丈夫: “把这两三个孤儿托付你,以后要拖累你了。不要让我的孩子挨饿受冻,有了过失千万不要责打他们,这几个孩子大约也难久活,都要夭折的,希望你常常思念这些话,多可怜可怜他们吧!”真是牵肠挂肚,字字泪痕。不祥的预感,出自女主人对残酷的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也重重地震撼着、撕裂着读者的心。遗嘱中的“饥寒”二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关系到贯穿全篇的主旨。诗的下半部分,即紧扣这两个字表现男主人为抚孤而操劳奔波。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乱,乐歌的最后一段,一说是合唱。从这以下是写妇人死后的事。 “无衣”的衣,指长衣。襦,短袄。这两句是说,做父亲的本来想抱着孩子到市上去,但孩子们没有长衣,只有短衣,而短衣又无里子,不能抵御寒冷。接下来,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写做父亲的把门关上,把窗堵住,使屋子暖和一些,以便让孩子们少受一些寒冷。然后暂时丢下孩子,到集市上去买东西。这几句,同遗言中的“寒”字相照应,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劳动人民群众“身无御寒衣”的苦难生活。随后,则转入对“家无隔夜粮”的叙述。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写路上遇到亲近的朋友,坐下来,伤心地哭泣,哭得站不起来。中年丧妻,膝下子幼,这是人生的巨大悲哀。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典型事件,来深化主题,感染读者的。 “从乞求与孤买饵”至“探怀中钱持授交”几句,写父亲向那位亲近的朋友请求,烦他为孤儿到市上去买点糕饼,自己可以早点回家照顾孩子。这里的“饵”字与前面的“饥”字相照应,写出男主人没有辜负妻子的临终嘱托,在千方百计地为孩子们弄点吃的,以尽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着一“探”字,使人想到怀中的钱所剩无几,为了买几个糕饼,已是倾囊而出了。再往下,则转入了另一层意思: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不懂事的孩子们哪,你们哪里知道,你们的慈爱母亲,已经长眠地下了!读之使人潸然泪下,揪心撕肺。一个“空”字,含义颇深,不但突出了家境的贫寒,而且勾起了人去房空,睹物思人的万般哀愁,突出了凄冷的悲剧气氛。末两句“‘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大意是说:过不了多久,孩子的命运也要象他妈妈那样了!唉,索性丢开它,别再提起罢。其中, “行复尔耳”和病妇临终所说“行将折摇”的意思前后照应,扣题作结,是一处点睛之笔。汉代社会穷兵黩武, 横征暴敛,土地兼并,民不聊生,广大被剥削受奴役的劳动群众在死亡线上挣扎,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求生无门的悲惨命运。

明代徐祯卿《谈艺录》说: “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以叙事为主确实是汉乐府民歌最显著的特色。本篇《妇病行》正体现了汉乐府民歌的这一特点。这里面有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结构上,诗中以“饥”、 “寒”、 “泪”贯穿全篇,前呼后应,章法严谨,体现了作者精密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