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一首|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歌一首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李陵字少卿,苏武字子卿,两人同在汉朝中央政府做“侍中”的官(掌管“乘舆服物”),两人友谊很好。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时年40岁。因不肯投降,苏武被发配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牧羊。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以“骑都尉”的官职带兵五千击匈奴,杀伤匈奴兵甚多,因无接应,力竭而降。匈奴单于以女妻李陵,封他为“右校王”。李陵在匈奴曾三次会见苏武。他投降之初不敢见苏武,过了很久(10年以上),才奉匈奴单于之命来北海劝降苏武,遭到苏武坚决拒绝。李陵很羞愧,通过自己妻子(单于公主)赐给苏武牛羊数十头。公元前87年,李陵又至北海告诉苏武汉武帝逝世的消息。汉昭帝即位后数年,实行和亲政策,苏武得以回国。史载苏武于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回到长安,时年59岁。在匈奴起程应为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当时李陵设宴饯别。《汉书·苏武传》记载: “陵置酒贺武曰:异域之人,一别长绝,因起舞而歌,泣下数行,遂与武别。”

这首别歌就是李陵当时的即兴创作,是他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全共五句,句句押韵。前两句一韵,后三句一韵。前两句回顾自己的战斗生涯:经历万里征战,度过沙漠,作为君王一员将领,奋击匈奴。后三句叙述目前处境;由于被困狭谷,没有接应,弓箭刀枪都损坏了,士兵被消灭,我战败投降,名声也丧失了。(隤: “颓”的本字, “颓坏”之意)。现在我的老母已死,虽然想报母恩德,我将回到哪儿去呢?

这诗的前四句是实际情况。史载李陵作战是勇敢的。被俘后,还是想寻找机会立功,回到汉朝来。李陵投降之初,汉朝并未诛杀其家属。后因被俘汉军南逃生还者讹传李陵为匈奴训练军队,与汉为敌。汉武帝大怒,遂将李陵母亲、妻子、兄弟全都处死。而实际上替匈奴练兵者为李绪,非李陵。汉武帝处置不当,这是汉武帝的问题。但李陵在《别歌》结尾说: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把个人恩怨、个人利益放在国家、民族利益之上,为自己投降变节辩护,是完全错误的。

这首《别歌》是真正的汉诗,它句句押韵,是西汉流行的骚体风格。《别歌》艺术方法上最突出之处就是删除一切比兴手法,直抒胸臆。满含滚滚热泪写出自己有光辉的过去,有悲惨的失败,有羞辱的现在。虽然他力图为自己开脱,但仍然透露了内心的痛苦和彷徨。他羡慕苏武回国“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承认自己罪过“上通于天”,为自己永远无法创造一个光辉的将来而流泪。

古今变节者,有死心塌地认贼作父的无耻的叛徒汉奸,也有充满内心矛盾、可能回头的失足变节者。这首《别歌》有助于我们认识某类复杂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