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杂诗

(其四)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这是《杂诗》第四首,抒写时光流逝,年迈无成,世乱不遇,怀忧隐避。在时节光阴的鲜明形象的赋咏之中,志士慷慨情怀化作感时不遇的情绪,清醒而无奈,激越而无望,含蓄深沉,感慨不尽。

诗的前八句写四季变化,时光消逝。首二句写日出,光辉灿烂,朝气蓬勃,意味着美好的春天,表示着一天的开始,令人兴奋,引人展望。三四句写阵雨,阴云骤结,雨水充足,是夏天的气候,是白天的景象,有忧有喜,或疑或夷。五六句写风霜,寒凉渐起,折磨草木,显示出秋天的来临,表现出晚暮的趋势,物候敏感,察时知微。七八句写凋落,树叶零落,树枝瑟缩,是寒冬的气象,是光景的结束,一年将尽,无可挽回。春夏秋冬就这样朝朝暮暮地不停消逝,大自然在春光夏雨秋风冬残中无尽循环,人生也就在这有情无意、从盛到衰的时光节物中不知不觉度过。诗人对这自然规律的运转,有清醒的认识,更有深沉的感慨。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从前年少时常常感叹时光过得太慢,盼望自己成长快些,期望干一番事业;如今到了老暮之年,却在为年岁老得太快而悲伤,希望时光过得慢些,要求在有生之年多作贡献。这是全诗的警策,也是诗的主题思想,对自己是悔之晚矣,对世人是告诫及时。为什么?因为“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待到自己认识到、觉悟到这个自然规律,人老了,国家也衰乱了,时光和时机都蹉跎了。此时此刻,只能象汉代那位青年政治家贾谊那样,向那位著名的卖卦的相士宋忠求教: “何居之卑而行之污耶?”回答是: “贤者不与不肖者同列,故宁处卑以避众。”(《史记·日者列传》)不遇其时,只得隐避。所以诗人感到“天下已乱”, “遂弃绝人事,屏居草泽”。

不难看到,这诗的精彩在前八句。后四句的警策和慷慨,都以前八句为依据。所以诗人用心铸造了前八句四时光景的艺术形象,力求特征准确鲜明,取得意蕴丰富的艺术效果。如上所述,前八句思想内容其实有三层:一是春夏秋冬的四季运转;二是从早到晚的一天光景;三是兴盛衰落的自然法则。诗人意图以此三层内容来启发人们对人生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思索。为此,诗人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比兴手法,精炼出形象性强的诗歌语言。它每两句写一季,有虚有实,以实带虚,寓有兴象。首二句实写一天开始,兼示一岁之始,而有兴起之象。三四句实写夏季特征,以阴雨显出白天,而有润泽繁盛之象。五六句实写秋季特征,以风霜显出夜晚,而有草木衰弱之象。七八句实写冬季特征,带出“日夜疏”的双关含义,树叶日夜稀疏,时光日夜消逝,而有结束之象。八句总起来,构成四季光景形象,具有全诗兴起作用。它的语言提炼和运用,精确而具有动态实感,使无知的自然物仿佛拟人似的有知有觉,形象生动如现。除了诗人善于运用动词外,语法的灵活和韵调的谐情,也是它的明显特点。例如“翳翳”二句,用叠字形容词作前置状语,使声韵舒缓悠扬;而“密叶”二句则用流水假对,上下句语法结构不同,使语调情韵产生骤然急转而下的效用,与上二句“轻风”、 “凝霜”的逐渐摧折的情调相承相比,更显出寒冬的严重迫临。钟嵘《诗品》说张协诗“巧构形似之言”,从这方面看,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