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张大复·画》鉴赏

《明·张大复·画》鉴赏

陈白阳画山水六幅; 所谓意到之作,未尝有法,而不可谓之无法也。倪伯远持视世长,相与绝叫:“奇特。”予非知画者,忽然见之,亦觉心花怒开。

因与伯远、世长究问今人不及古人处。其说不能一。予笑曰: “自白阳此等画出,所以今人不如古人也。”两人莫对。予曰:“今日但见白阳意到之作,淡墨淋漓、纵横自在,便失声叫好,不知其平日经几炉锤、经几推敲,大山、长水、丘阜、溪壑,一一全具于胸中,不差毫末,然后抛却影像,振笔直遂; 所以方尺之纸势若千里,模糊之处具诸生韵,所谓死枯髅上活眼再开者也。今人写得一草一木,一壑一丘,未有几分相似,便从古人意到之作学起,都成澹薄,了无意致,又何怪哉! ”

(《梅花草堂笔谈》)

这篇读画小品本身就有它的可读性。

读画有说,由陈白阳山水六幅引起。陈氏山水,是写意而非写实作品; 并无一定的规范,却又不能说一无规范,亦即循规范而不拘守规范。倪伯远持此六幅山水,访张世长(著者张大复字元长,世长乃其弟) 共赏画品,两人交口称誉,赞为“奇特”。大复骤见,也觉得心花怒开。——此时有会于心,而尚未有说。

读画之后,便是议画。著者提出了一个似乎离开这些画而别有所见的问题,问的是“今人 (作画) 不及古人处”。伯远与世长各有所言,说法不一,也难以归总为一。究竟他们说了些什么,文中略而不记,因为与本题关系不密,所以一掠而过,以便赶紧写出一句奇峰突起似的论断来,那就是大复笑着说的: “自白阳此等画出,所以今人不如古人也。”发问既如截断云山,自答又显得突如其来,“两人莫对” 自然在情理之中,我们读到这里也不免要急于知道 “此话怎讲”; 而他如此记述论画情形,正是设下一个悬念,引人注意和思索。最后才叙明他的见解,大意是: 陈白阳所作的写意画,原有其师法自然、锤炼笔墨的写实画基础; 心中有山水丘壑的“不差毫末”的实物形态,落墨时抛却心间的具象,振笔直就,淡墨淋漓、纵横自如,造成了尺幅之纸呈现千里之势,这就是“死骷髅上活眼再开”。今人没有此种写实的工力,便学古人的写意,无怪“都成澹(淡)薄,了无意致”。他所说的“今人不如古人之处”,正在于缺乏写实基础; “所以今人不如古人”,亦在于自有写意画以来,被今人当作学画捷径,不愿打写实基础。

著者尽管自言“予非知画者”,但所说的道理是对的。本世纪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喜欢简化形象,用抽象的形来表现真实,但他并不是没有写实根柢,恰恰相反,他原就有写实工力。抽象与写意自不相同,而需要写实基础则并无二致。大复读画既有眼光,读画之作亦复能曲折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