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赋《风赋》原文与翻译、赏析

散文赋《风赋》原文与翻译、赏析

[战国] 宋 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11)?”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12),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13)。”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14)?”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15)。侵淫溪谷(16),盛怒于土囊之口(17)。缘泰山之阿(18),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19),激飏熛怒(20)。耾耾雷声(21),回穴错迕(22)。蹶石伐木(23),梢杀林莽(24)。至其将衰也(25),被丽披离(26),冲孔动楗(27)。眴焕粲烂(28),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29),乘凌高城(30),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31),徘徊于桂椒之间(32),翱翔于激水之上(33)。将击芙蓉之精(34),猎蕙草(35),离秦蘅(36),概新夷(37),被荑杨(38),回穴冲陵(39),萧条众芳(40)。然后徜徉中庭(41),北上玉堂(42),跻于罗帷(43),经于洞房(44),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傈(45),清凉增欷(46)。清清泠泠(47),愈病析酲(48),发明耳目(49),宁体便人(50)。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 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51),堀堁扬尘(52),勃郁烦冤(53),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混浊(54),扬腐余(55),邪薄入瓮牖(56),至于室庐(57)。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混郁邑(58),驱温致湿(59),中心惨怛(60),生病造热(61)。中唇为胗(62),得目为蔑(63),啗齰嗽获(64),死生不卒(65),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注释〕

①本篇选自《文选》,题为宋玉作。宋玉,战国时期稍晚于屈原的楚国作家。据说是屈原的弟子。曾任职于楚顷襄王时,官位不高,不甚得志。《风赋》借自然界两种不同的“风”,说明为王者应具有的风格和品质。有讽谏和规劝之寓意。②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兰台,台名。旧址位于今湖北钟祥县。③景差,楚大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④飒(sa萨)然,风声。⑤披襟而当之,敞开衣服以迎风。披,敞开。当,迎着。⑥快,舒畅、舒快。⑦寡人,古时君王自称。庶人,众人,普通的人。共,共同享用。邪,同耶,感叹词。⑧安,怎么,疑问词。⑨溥(pu普),同普,普遍。畅,畅通。⑩加,指风吹在身上。(11)说,说法,理由。(12)枳句(zhigou旨勾)来巢,枳树多弯曲,很容易招引鸟来筑巢做窝。句,同勾,弯曲。(13)“其所托者”二句,意为地位、环境不同,风就不一样。殊,不同。(14)始安生哉,最初怎样形成呢?始,开始,最初。(15)蘋,浮萍,一种水草。末,末梢。(16)侵淫,逐渐进展。(17)土囊,大洞,大穴。(18)缘,同沿。阿,曲、坳。(19)飘忽,疾风貌。淜滂(ping pang平乓),疾风刮击物体的声音。(20)激飏(yang羊),风急飞貌。熛(biao标),火焰迸飞。熛怒,指疾风飘荡,如怒火飞腾。(21)耾(hong轰)耾,风声。(22)回穴,风突变急转的样子。错迕(wu伍),相错交杂。(23)蹶(gui贵),撼动。伐,摧折。(24)梢杀,击杀。莽,旺盛的草木。(25)衰,衰弱,低落。(26)被丽披离,风四散微弱貌。(27)楗,门栓。(28)眴(xuan炫),同“绚”。眴焕,鲜明。此句指风尘停息,景物鲜明。(29)飘举,飘飞,飘扬。(30)乘凌,上升凌越。(31)抵,触。华,同“花”。振,震动,震荡。(32)桂椒,有香气的桂树和椒树。(33)激水,疾流之水。(34)芙蓉,荷花。精,同“菁”,花。(35)猎,吹掠。蕙草,一种香草。(36)离,吹离。秦蘅,产于秦地的一种香木。(37)概,吹取。新夷,即辛夷,香木名。(38)被,吹盖。荑(ti提)杨,初生的杨苗。(39)回穴冲陵,指风吹动突击。陵,突击。(40)萧条,寂寥。众芳,众香草花木。(41)徜徉(chang yang常阳),徘徊。(42)玉堂,指宫室。(43)跻(ji基),升。罗帷,丝织的帐帷。(44)洞房,内室。(45)状,情状。直,真。憯(can惨)凄,悲凉貌。憯,同“惨”。惏(lin林)慄,寒冷貌。此句意在上述风影响下的人,有所感触的形状。(46)欷,感叹,欷歔。(47)清清泠(ling灵)泠,清凉的样子。(48)愈病,治好疾病。析酲(cheng程),解除酒病。(49)发明耳目,使人耳目聪明。(50)宁体便人,使人身安体健。(51)塕(weng翁上声)然,风忽起的样子。(52)堀堁(ku ke枯克),尘埃突起的样子。堀,冲起。堁,尘埃。(53)勃郁烦冤,形容风突起时烦闷不平的样子。勃郁,蕴积郁闷。烦冤,烦躁不平。(54)骇,搅起。混浊,污秽肮脏的东西。(55)腐余,腐朽之物。(56)邪,偏斜。薄,迫近。瓮牖,用破瓮口做成的窗户。牖,窗。(57)室庐,庶人所住的草房。(58)憞(dun盾)混,烦浊,恶乱。郁邑,忧郁,愁闷。(59)驱温致湿,带来湿热之气,使人致病。(60)惨怛(da达),忧伤悲苦。(61)造热,生湿热的病。(62)中唇为胗,风吹到嘴唇上使唇得疮。胗(zhen诊),唇疮。(63)得目为蔑,风碰到眼睛使眼睛红肿。 蔑,同“䁾”,目伤而赤。(64)啗(dan旦),吃。 齰(ze泽)咬;嚼。嗽,吮。获,同“嚄(huo货)”,大声喊叫。此句指人中风口动的各种形状。(65)卒,同“猝”。生死不卒,指人中风得病后不死不活的状态。



〔分析〕

赋是一种讲究铺张和词藻的文学样式。初期赋家比较注重赋的劝戒意义,因而常寓讽喻。《风赋》就是针对楚襄王骄奢淫泆生活而作的一篇具有讽谏意义的作品。

楚襄王的父亲怀王昏庸无能,拒谏饰非,终于为秦昭王所诱而客死异国。襄王继位后,愚昧更甚其父,不仅不思振作,反而与杀父仇人握手言欢,乃至割地迁都,国势日趋衰微,却还整天沉湎于荒淫的生活之中,乐而忘返。面对此情此景,身为侍臣的宋玉不免感到忧虑,于是借风为题写了这篇赋。

《风赋》既是一篇咏物赋,也是一篇寓言赋。宋玉分风为“大王之雄风”和“庶民之雌风”,并通过对这两种风的对比描写,揭示了国君与庶民的天壤有别的生活,以及社会上贫富悬殊的不平现象,从而达到了对统治者骄奢豪侈的巧妙讽谏。

从结构上说,这篇赋可按楚王与宋玉的四次问答而分为四段,即按文章的自然段落划分。

第一段写宋玉侍襄王游兰台,君臣谈起了风的问题,这是文章的入题。高高的兰台,一阵风吹来,襄王顿感周身凉快,于是提了个荒谬问题:“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他认为自己身份高贵,在自然风的享受上也应与百姓有所不同。面对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宋玉也故意回答得不近情理:“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有意地投其所好,用一个十分肯定的“独”字引起襄王的兴趣,文章便进入了正题。

第二段是宋玉对襄王说明风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宋玉认为周围环境是影响风气的一个先决条件,所谓“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正是由于环境的不同,才有了“大王之雄风”和“庶民之雌风”的区别。

第三段着重写“大王之雄风”。在写“大王之雄风”前,作者先对风形成的一般动态作了铺叙,从“起于青苹之末”直到“其将衰也”,总写了风形成和消长的过程,以及风散以后的鲜明灿烂的景象。然后用一个“故”字紧接上文,过渡到对“大王之雄风”的具体描绘。这具体描绘可分三个层次。自“故其清凉雄风”至“入于深宫”为第一层,写“大王之雄风”的兴起。自“抵华叶而振气”到“乃得为大王之风也”为第二层,写“大王之雄风”的形成。自“故其风中人”到段末为第三层,写“大王之雄风”的特性与功效:使人清凉舒适,让人耳聪目明、身心安宁。

第四段着重写“庶人之雌风”。这是与“大王之雄风”对举成文的一段文字,因此也可分为三个层次。自段首至“冲孔袭门”为第一层,写“庶人之雌风”的发生。自“动沙堁”到“至于室庐”为第二层,写“庶人之雌风”的形成。自“故其风中人”到最后为第三层,写了“庶人之雌风”的特性与为害:让人痛苦难熬,给百姓带来无尽灾难。

自然界的风并无所谓雌雄之分,宋玉只是借“风”讽谏。《毛诗序》在解释《诗经》十五《国风》的“风”时说:“风,风也。”意思是说十五《国风》的“风”字具有讽喻的意思。宋玉在这里正是借风的雌雄之分来让襄王认识到自己的奢华和百姓的痛苦,因而具有一定的讽时刺世的社会意义,这就是《风赋》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在写作艺术上,本文具有如下三个特色。

第一,描绘生动形象,暗寓谏意。

写风并不是本文的目的,作者只是借风进谏,是一种“谲谏”。既是“谲谏”,便不能直抒胸臆,只能体物写志,暗寓谏意。所以作者着意对雄风和雌风所经历的环境作了对照性的渲染描绘,具体入微,生动形象,而没有泛泛的抽象议论,作者正是试图通过这种对照,来反映王公贵族和贫民百姓的生活境遇的对立的。这里虽没有作者对襄王奢靡生活的正面否定,但描绘中所寄寓的讽谏之意却是相当明显的。至于襄王是否听懂了宋玉的谏意,是否接受了宋玉的谏言,文章未作明确交代。作者在讲完“庶人之雌风”的危害之后便戛然而止了,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言虽尽而意未尽。

第二,结构精巧,对比鲜明。

本文在结构上运用的是赋的典型写法——问答式,以四问四答逐层推进文意。作者于主客的一问一答间十分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和文气的轻重缓急和先后顺序,而在对两种风的铺写之中,又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雄风依托的是宫苑楼台、芳草香花,雌风依托的是穷巷破庐、灰沙浊水;雄风使人凉爽,雌风使人心烦;雄风能治好疾病,使人身体安康,雌风却带来疾病,使人半死不活。这就逐层深入地揭示了贵族统治者和下层老百姓的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具有互相映照的效果。

第三,韵散结合,音韵和谐。

本文实际上是一篇赋体散文,文中既有韵文的对句描绘,又有散句的衔接交代,既整齐匀称,又自由活泼,读来简洁明快,错落有致,自有一种乐感在。作者很注意用词的生动多变,特别是动词,如以“击”、“猎”、“离”、“概”写雄风之于花草树木,以“堀”、“扬”、“吹”、“骇”写雌风之于尘土污水,精细地写出了它们的不同特点。作者还以不同的韵脚来表现雌雄二风的不同性状,写雄风押平声韵:“降”(古音洪)、“宫”;“上”(古音常)、“蘅”(古音杭)、“杨”、“芳”、“堂”、“房”,以舒展悠扬的平声,表现雄风的清凉畅快。而写雌风则押入声韵:“邑”、“湿”、“怛”、“热”、“蔑”、“获”、“卒”,以短促急迫的入声,表现出雌风的污浊和百姓的凄惨,这些都相当传神。

〔评说〕

吕向《文选·风赋》题注:“时襄王骄奢,故宋玉作此赋以讽之。”

陈第《屈宋古音义》:“夫风岂有雌雄,人自雌雄耳。以雌雄之人而当天风之飘飒,判乎欣喜悲戚之不相侔也,则谓风有雌雄亦可。”

林纾《古文辞类纂》:“虽名为赋,直讽谕耳。雄雌对举而言,以庶人言雌风,对王不斥言雄风,但曰‘大王之风’,不敢以雄雌比并也。‘雄风’二字于间杂中出之,不留痕迹,自是运用妙处。直到结束,始指出雌风。”

又“通篇斥王不能苏民之困,自飨兰台之乐。风一也,入高爽之处,则愈病析酲;入于瓮牖之间,则生病造热。盖借风以斥楚王之不恤民隐。然言之无迹,但以贵贱共乐相形,盖善于谲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