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大龙湫记》鉴赏

古文·大龙湫记

李孝光



大德七年(1),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2)。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3),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4),不可入。转缘南山趾(5),稍北,回视如树圭(6)。又折而入东崦(7),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8),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9)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口张,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 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10)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渤渤(11)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12)毛。潭中有斑鱼(13)廿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14), 欲争取之, 因大呼笑。 西南石壁上, 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15)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16)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17)。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注释〕(1)大德: 元成宗年号。大德七年: 公元1303年。(2)掉: 惊恐。(3)谽谺(han xia):空而深的样子。(4)兀兀: 心情紧张不安。(5)山趾: 山脚。(6)圭: 帝王所执玉质版符。(7)东崦:东山。(8)诺讵那庵:罗汉庵。(9)捣: 冲荡。(10)石矼(gang):石桥。(11)渤渤: 喷溢出来的样子。 (12)凫:野鸭子。 (13)斑鱼: 有斑点的鱼。(14)扼(wan): 牢牢地用手握住腕。(15)偃: 横卧。(16)瑞鹿院: 雁荡山中的一座寺院。(17)宛宛: 宛然。

〔鉴赏〕“欲画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被古代诗人们交口赞誉的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乐清、平阳县境内。传说在它的芙蓉峰顶上,有个方圆十几里的湖荡,青青芦苇丛生在粼粼的碧波之中,南来北往的鸿雁留恋忘返,常常在这里歇息,所以取名为“雁荡”。雁荡山共有一百零二座峰峦,六十一堵岩崖,四十六个洞穴,十三挂瀑布。其间,大龙湫可算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这里四面悬空飞洒着六十多丈高的瀑布,下有汹涌激荡、沸腾喷射的深潭,故名龙潭,也即龙湫,又名大瀑布,大龙湫。雁荡山是美丽的,宋代的沈括甚至说: 天下奇景,“无逾此山”。大龙湫是壮观的,唐宋时代的不少文人雅士曾经赞美它为“云外飞来”,“白玉烟”和“天下第一瀑”。宋元以来的不少骚人墨客,在游览之余,竭力描述了难以形容的大龙湫景色。其中元代李孝光《雁山十记》中的《大龙湫记》,就是出类拔萃之作。

《大龙湫记》分前后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极写雨季观瀑的生动情景,第二部分着意描绘龙湫水缩的奇秀风光。作者凭借着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深切感受,把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镂刻成脍炙人口的艺术典型。《大龙湫记》的开头是这样的: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

“老先生”就是下文所说的“南山公”,也即蒙古族官潦泰不华,伯牙吾台氏,字兼善。据史书记载,泰不华好学嗜古,曾经师事李孝光,但因他出身于蒙古官僚家庭,后来又做到礼部尚书,所以作者称之为“老先生”。这段开头,一方面按游记的程式,点明了游览人员,游览地点和游览时间; 另一方面,又借助交代延缓时日的原因,巧妙地点出了“苦雨”,从而为雨季观瀑张目。除此以外,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 李孝光一行分明是向大龙湫走去,可偏偏没有说“往观”,而是讲“来观”。这是为什么?原来,李孝光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隐居在雁荡山。也就是说,雨季观瀑是回忆性文字。俗话说,“先入为主”。尽管李孝光曾经多次游览过大龙湫,但第一次的印象最深刻,最美好,所以开头就标上了那 次的游览时间。接下来,作者沿着进山的路线,极写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

“大声转出谷中”句里的“转”字,是震动的意思。这一节的头上五句,先写空谷传声。意思是说: 刚进山谷,距离大龙湫还有五里多,就传出了惊天动地的声音,以致随同进山的仆役害怕得魂飞胆落。以上是通过听觉写声音,可谓先声夺人。随后,作者另换角度,借助视觉来写山景。从作品所揭示的方位和里程来看,李孝光一行显然是从能仁寺附近入山的。根据方志介绍,坐落在能仁寺西北方向五里以外的山峰,名叫天柱峰,又称大剪刀峰、一帆峰,峰高六十多丈,移步换形,名称各异。作者他们进山不久看到的正是这座天柱峰。大自然的天柱峰是玲珑秀丽的,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的天柱峰则更加壮观。在这里,不仅“大剪刀”、“一帆”等比喻被变成了“两股”、“屏风”、“蟹螯” 和“玉圭”,而且“其颠谽谺”等形象描绘,“时一动摇”等直观感受,“兀兀不可入”等情态记述,造成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山势变幻、侧峰横岭的艺术图画。如果说,声音的描写有力地渲染了大龙湫的磅礴气势的话,那么,天柱峰形态的描写则烘托了大龙湫的奇特和险峻。未见其景,先闻其声; 景在艰险奇秀处,声在虚无飘渺间。这声声巨响,层层峰峦,牵引着作者的思绪,引逗着读者的游兴。声大如许,山奇若此,前面大龙湫的风光更为壮观是无疑的了。

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进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口张,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 “壮哉! 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东崦”就是东山。诺讵那原为十八罗汉中的第五尊。这里借指四川高僧罗尧运。传说晋穆帝永和年间,罗尧运率领三百子弟来到雁荡山,在大龙湫观瀑时坐化。后人为他建寺砌塔,并称诺讵那为开山祖师。这一节的意思是说:再由北转而走进东山,一抬头就看到大水从天上掉到地下,瀑布腾空奔泻,并不依托四面的石壁,有的洪波在山顶上盘旋迂回,好久不冲下来,突然间迸发奔落犹如闪电雷鸣。东边高峻的山崖下有座诺讵那寺庙,距离我们只有五、六步远。因为山里大风横射,瀑布的水流泼洒到我们身上,所以连忙奔进诺讵那庵; 但零落的飞珠溅玉还是象暴雨一样喷射到寺庙里。瀑布的水流向下冲击着巨大的龙潭,发出千万战鼓似的轰鸣。彼此握着手讲话,只见嘴巴在开合,听不到一点声音,于是就你看我、我看你地哈哈大笑。泰不华说:“壮观啊,我走遍天涯海角,从未见到过这样的瀑布! ”这一节文字,是对大龙湫的正面描写。它首写瀑布凌空悬挂,言其高险湍急; 次写瀑布蓄势迸发,状其磅礴气势;再写瀑布横射翻飞,描摹它的万千气象; 最后写余沫喷射浸淋,渲染它的汪洋恣肆。其中“盘桓” “迸落”是细致而微的特写,余沫喷射是以斑见豹的缩写。“但见口张”到“相顾大笑”的描写,则是一幅动态的嬉乐图,它旨在反衬“万人鼓”似的轰鸣。从逻辑顺序来看,作者分明由仰望、环顾、凝眸、平视写到俯察,由视觉写到触觉和感觉。构思缜密,环环入扣,笔法腾挪跌宕、变幻极势,实在是描摹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大手笔。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

向所见。

这一节记叙文字,表面上平淡无奇,似为套话,实际上,强调年年向往、往必九月和游而不厌,适足渲染、强调了龙湫风光的惊人魅力和作者第一次游览的深刻印象。到这里,雨季观瀑的情景写完了。古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霹雳之后难为雷。既然雨季观瀑至善至美,“水缩”季节的龙湫也就不值一提了。但是,喧腾的洪波固然可以使人倾倒,静穆的“苍烟”也未尝不能令人陶醉。一当似为平淡的景物被赋予了某种思想,它就会焕发出绚丽的艺术光彩。正是依据这种艺术的辩证法,作者在写完雨季观瀑以后,又别开生面地写下了一段“旱入龙湫”的生动文字。

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渤渤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

这一节的意思是说: 今年冬天又是大旱季节,因为我已经客居在雁荡山,所以就打破常规前往大龙湫。一直来到诺讵那庵外的石桥上,才逐渐听到瀑布的声音。于是就沿着石桥往下走,穿过纵横杂乱的石堆,方始见到垂挂着的瀑布,它水气蒸腾,犹如灰白色的云雾,水流有大有小、忽壮忽弱,当着迫近大龙湫,瀑布的声音才逐渐壮大和急切起来。瀑布降落在潭上低凹的石壁下,岩石被水流飞溅冲刷着,反衬出丹砂般的红光。石壁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泥土,树木本当枯槁,然而树叶却光滑湿润如同那翠鸟和野鸭的羽毛。水潭里二十多尾色彩斑斓的鱼儿,听到岩石震动的声音,舒徐缓慢地向远处游去,它们悠闲自在,徘徊徐行,如同避世隐居者那样。从写作的逻辑顺序来看,这一节和上一段基本相似: 从进山、听声写到观瀑;从仰望、平视写到俯察。但描写的内容和方法有了很大变化。上一段重点写声音、山势和水流。这里虽然点到了入山,但未闻水声;移步换形的山峦又只字未提,曲折险峻的山路也仅用“客入”两字轻轻带过。不仅如此,轰雷喷雪的瀑布在这里竟变成了描写线索:作者依循其由上而下的踪迹,描写了岩石、树木的斐然色彩和潭中游鱼的悠然情态。另外,与第一段相比,这一节既有真实的描写,又颇多假想之笔。“渤渤如苍烟”的瀑布不乏“壮急”之声,这无疑是纪实。既然如此,潭中斑鱼就不可能平静,也决非偶尔听到“转石声”。这种似真似假、虚虚实实的艺术描写,分明适应了塑造静穆境界的需要。出于这样的目的,所以作品进而描绘了以下的闲适场面:

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 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欲争取之, 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

这一节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小仆人刚刚把一个老大的盛水器安放在岩石旁边,用来承接泻下来的瀑水,突然间水珠凌空飘舞,向我们洒来,水量又增加一倍,所以不可能再取得盛水器,大家就把脱下来的衣帽放置在另外的岩石上,一个个用手握腕,互不相让地向前,想要拿到盛水器,于是响起了一片大喊大笑的声音。这时候,西南石壁上的几十只黄毛猴子,都被我们的呼笑声所惊扰,攀附着岩石顶端横卧的树木牵连而下,在那里窥视着我们,发出啾啾的啼叫声。这一节表面上也跟上一段的嬉乐描写相对称。实际上,上文的嬉乐夹杂着畏惧和紧张的感情,地点局限在诺讵那庵内,方式只是握手讲话和相互大笑。这里的嬉乐场面无拘无束,有自在的黄猿受惊扰、“牵连下”、“窥人而啼”等外景作正反两方面的烘托,有解衣脱帽、甘冒飞瀑、争取大瓶等纵恣放任的精彩细节作渲染。另外,上文写“大笑” ,“但见口张” ,形同哑巴,旨在反衬瀑布的巨大声响。这里的“大笑” ,竟连西南石壁上的黄猿也闻声“惊扰”,侧面交代了瀑水潺潺、恍若无声的静穆状态。十分明显,这一段描写的内容与形式都跟上文有着很大的区别。

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写完了旱季观瀑的情况以后,作者接着说:我们观赏了很久,就离开大龙湫,走过瑞鹿院,也就是现在的瑞鹿寺,太阳已经下山。在积满黄叶的苍茫青灰的丛林中继续前行,因为天色昏暗,我们迷了路,这时候,唯一能见到的,只有天上的明月,它仿佛象老朋友那样,陪伴着我们。这一节归途的描写,既是第二段的结尾,也是全文的结尾。从构思上看,作者把启程和归途的描写分别安排在两次观瀑的头尾,显得十分和谐得体。而启程和归途的描写,一方面都没有离开山峦景色; 另一方面,前者写得异样清晰,后者却蒙上了一层迷茫的色彩。前者是清晨上路、头回进山;后者是留恋忘返、薄暮而归。这种主客观高度溶合的巧妙设计,收到了首尾呼应、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到这里,作品的正文结束了。最后,作者附上了这样一句话: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再一次流露了作者对泰不华的崇敬心理。

谁谓龙湫难下笔,未游雁荡赏奇文。自然界的雁荡山是奇秀的,李孝光笔下的大龙湫更比原型美丽。他用艺术的笔触点染了祖国河山的风姿,为我们展现了喧腾和静穆等两幅情趣各异的观瀑图。从表现形式上看,作品明显得力于对比法。诚然,季节的变化确实会对瀑布的形态和声响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的。明代徐霞客四月旱季所见的龙湫飞瀑,不就依旧“轰然下捣潭中” ,“腾空飘荡”吗?! 难能可贵的是,李孝光能抓住同中之异,选择不同角度和方法来加以描写。例如,作品一、二两段都用嬉耍场面来烘托瀑布的声响,但前者是人为的试验,后者是自在的行乐; 都涉及瀑布的水势,但前者是正面描绘,后者为侧面映照。再从文意的表达来看,作品对比着的两段又是相互补充的。有了第一段的入山险径、晴岚山色、巨流进落和轰雷捶鼓,再加上归途迷茫、皎皎月轮、悬崖木石和黄猿鸣啼,就使龙湫景色千姿百态,完美无缺。当然,同所有描写山水的作品一样,《大龙湫记》中的喧腾和静穆的形象是寄托着作者的特定思想感情的。唯其身为隐士,作者才纵情山水,追求静穆,才有“闲暇回缓”的游鱼出现; 唯其追求恬淡闲适,才会惧怕尘世的喧腾,才能以喧腾的瀑布来暗喻兀兀的尘世。追求静穆的李孝光匠心独运地描绘了大龙湫雨旱两季的不同景色,这是应该肯定的;描写大龙湫不同景色的李孝光的避世思想却不值得肯定。比喻是写景作品常用的修辞手法。本文在引譬设喻方面却很不寻常。大楹、震霆、万人鼓等事物无疑比本体生动形象得多。丹砂、凫毛、苍烟等比喻分明得力于作者的山区见闻。引用大屏风、玉圭等尘世的陈设和珍宝作喻体,明显跟作者隐居前的尘世生活和利禄思想有关。谽谺的蟹鳌则又曲折表现了身居雁荡的作者对尘世畏途的后怕。上述种种,使作品中的比喻既符合修辞规范,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