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韩愈·杂说四》鉴赏

古文观止·韩愈·杂说四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骈死于槽枥之间【3】,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7】,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1】 伯乐, 春秋时秦国人, 姓孙名阳, 字伯乐。

【2】 祗是语词, 这里作适足以解释。奴隶人, 这里是指牧养和驾御马匹的人。

【3】 骈死, 相比连而死。

【4】 一食或尽粟一石, 极言马食量之大, 是文学夸张手法。

【5】 食马者, 即喂马人。

【6】 才美: 并列结构。才指能力, 美指美德。

【7】 策, 鞭马的用具, 这里是鞭打, 驾御的意思, 用如动词。

【赏析】

在人的价值受到社会性贬损的历史时代中, 韩愈审视历史, 剖析现实, 继承了儒家关于人才观的正确主张, 兼采诸家重视人才的学说, 出自中兴唐朝大业的渴望, 出自备受压抑的义愤, 出自挽狂澜于既倒的宏愿,呼吁发挥人的才能, 言倡力行, 表达了相当清醒的人才意识。尽管韩愈没有一篇系统的人才理论著述, 但他在许多文章中, 譬如 《行难》、《师说》、《送董邵南序》、《毛颖传》、《进学解》等等, 都表现出重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的思想。《马说》就是一篇短小精悍, 富有寓言特色的人才专论。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这是文章的论题, 强调伯乐的重要和难得。韩愈经常引用伯乐识马的故事, 形象地说明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譬如:“伯乐之厩多良马, 卞和之匮多美玉。”(《送权秀才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 而马群遂空。”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遇之而不顾, 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 超逸之足也”(《为人求荐书》)。他主要是强调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千里马靠伯乐发现,千里马同常马的区别也靠伯乐的鉴定。没有伯乐, 千里马和常马相等, 从而也被湮没。值得注意的是, 典源《战国策·楚策》汗明对春申君说话中间引及作为比况的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只写千里马未遇伯乐时所遭受的折磨和千里马遇伯乐后的欢悦, 而韩愈却在文章的艺术构思上,巧妙地把千里马隐喻为人才, 把伯乐隐喻为慧眼识才之士, 并集中写千里马未遇伯乐所受的悲愤, 融化古人典故而出新意, 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

文章笔锋一转, 从三个层面上揭示论题。首先论发现之难。“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其次谈饲养之不当。“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能行千里的名马, 对于饲养人员来说, 应当对名马吃的食料的数量和质量做到心中有数, 否则“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势必从根本上摧毁了名马.既然发现难饲养又不当,那么要把千里马付诸使用便更是遥远的事情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三个层面,步步深化,道出了作者不平则鸣的心情;托物寓理,反面论证,使形象化的论题又在形象化的过程中得以验实,这是对马之良骥的哀恸,又是对人之俊杰的惋惜.

接下来韩愈又从怀才不遇和穷愁落寞的情怀中激跳出来,把文意转向对封建统治现状的猛烈鞭挞。“策之不以其道”,写对人才安排不适当;“食之不能尽其材”,写对人才不能分别具体情况而作适当对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写不采纳人才所陈的意见。三句排比,文气恢宏,把当时执政大臣昏愦庸碌的情态淋漓酣畅地揭露出来。作者是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心中的愤慨之情的,一方面是写人,写对这类人的无可奈何与鄙夷,另一方面也是写马,写马已经忍受不住这种折磨,因此,马的嘶鸣是对压抑的抗争,是对知音的呼唤.而无论人还是马,在文章中都作为整体的规定场景以显示托喻事理、意在言外的用心.尤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把作者紧束的极愤之情明朗化,马意即人才之意,对天空啸,被糟蹋的心灵有着何等深切的创伤!文章最后一段在生动的写照中进行了绝妙的讽刺,“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里面没有事件和情节的发展步骤,但这一细节描写,却把那些有眼无珠的愚蠢昏庸的“执策”人——封建当权者的形象维妙维肖地勾勒在画面上了.末句“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反诘一喟叹,郁气长舒,文有尽而韵不终。

《马说》在艺术表现上也有显著特色.首先是比喻生动,发人深思。由于散文不能过多地运用典故,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和印象,只好借重比喻、寓言等作为补充的手段,使平铺直叙的议论文或记事文,增加形象思维,增加波澜壮阔,气象雄深、生姿摇曳等艺术感染力。先秦诸子,象孟轲、庄周等早已在著作中大量采用比喻的方法。韩愈也学会了先秦散文这种优良的写作方法,在《马说》中虚构了“千里马”的形象,象征着有志之士的怀才不遇.他运用寓言、拟态的手法,比较采用直接描述和就事论事的做法要生动得多,形象逼真,说服力强,效果亦甚佳.千百年来,这样的作品经常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延长了它们的生命力。其次是发言直率,感情浓烈.思想感情是文章之“气”的内在因素,它决定了文章的气势;而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又加强了思想感情的力度。在《马说》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浓烈的感情和誓不罢休的战斗心态.从“祗辱于”、“骈死于”这些词语中能反映出作者对名马的同情和怜悯;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句子中又有着为马鸣不平之愤,还有一种无奈委屈的怅然之情;而当我们读到“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作者无意中塑造的自己的抒情个性——对封建社会压抑、摧残人才的抗争意识,无异于汹涌的潮水, 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再者是文章富于变化, 摇曳生姿。既有“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的文意上的跌宕、又有陈述语气、感叹语气间互为用的句法上的错综, 还有警句式议论、具象式议论等手法上的交织。全文流畅明快, 笔力雄健, 章短而气长, 不愧为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成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