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礼记》·晋献公杀世子申生》鉴赏

古文观止·《礼记》·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檀弓上)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1】,公子重耳【2】谓之曰:“子盖【3】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4】,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5】:“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6】, 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7】,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8】,伯氏苟出而图吾君, 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9】

【注释】

【1】 世子申生: 世子: 古代天子、诸侯的嫡长子。 申生: 晋献公之子。

【2】公子重耳: 申生的异母弟。 后为晋文公。

【3】 盖: 此处同“盍”, 何不。下文“盖”字同。

【4】骊姬: 晋献公的宠妃。

【5】 狐突: 申生的师傅。

【6】 伯氏: 即指狐突。 鲁闵公二年, 晋献公派遣申生伐东山时, 狐突曾劝他趁此机会逃避到别的地方去, 申生没有听从。“不念伯氏之言”即指此而言。

【7】 子少: 指骊姬的儿子奚齐, 年纪尚小。

【8】 图: 图谋安邦定国之策。

【9】 恭: 亦作“共”, 申生的谥号。

【赏析】

本文选自 《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 主要记述关于礼制的一些评论和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故事传说。 书中包括《檀弓》、 《大学》、 《中庸》、 《乐记》等四十九篇。 《礼记》大部分是战国间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 三传弟子所记, 也有少量秦汉人的记述。 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情况、 儒家学说、 文物礼仪制度的参考书籍。

《檀弓篇》分成上、 下, 是《礼记》中独具风格的篇章。 本文描写晋国世子申生为了奉行“忠孝”, 甘受骊姬诬陷, 在面临死亡时的心理状态。作者通过这个故事, 宣扬“亲亲”的宗法思想。

晋献公宠爱骊姬, 骊姬以谗言诬陷世子(即太子) 申生, 说他要谋杀其父献公。 献公轻信骊姬, 要杀害亲子。 申生虽含屈蒙冤。 但为了奉行“孝道”, 既不向献公剖白自己, 也不出亡避祸, 终于含冤自杀。 文章开门见山。开篇入笔写“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 一开始便造成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然而在这样的情形下, 被杀者——申生却显得很坦然。 作者正是在这种不平静的气氛中描写了申生坦然的心境,从而表现他的“尽忠尽孝”的德行。在环境与心境的强烈对比反差中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行, 可谓此篇的绝妙之处。写申生奉行“孝道”主要通过两件事。其一:通过公子重耳与申生的对话。公子重耳问, 申生答。一问一答,道出了申生的忠孝之心。“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然则盖行乎?”“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明明自己有可言之理,但为了成全献公对骊姬的宠爱, 自己有理也不讲; 明明自己可以逃走免祸,但为了避嫌,宁可留下一死。正常情况下的子对父之孝、臣对君之忠,一般不会太引人注目;但是在这种不正常情况下,特别是在儿子蒙受生父的冤屈时, 儿子仍表现出尽忠尽孝,这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古人的心目中,这样的孝,真可称之为“大孝”了。其二:通过申生派人辞别狐突讲的一番话。“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这一段写申生为了“孝”承认自己有罪,而且决心以死尽“孝”。“爱其死”,这里应理解为:吝惜其死。“伯氏”二句是说:伯氏如不肯出来为君上图谋安定国家的方法,那就罢了;伯氏如肯出来为君上图谋安定国家的方法,那么我申生就等于受了您的恩惠,死了也是甘心的,临死前,申生念念不忘的还是君国,想的还是自己死后如何帮助君上兴国安邦。“忠孝之心”不仅要尽在生前,而且要尽到死后,待心意完全表白之后,“再拜稽首,乃卒”。这一段描写把申生这个“忠孝”的形象更加深化了,申生所表现出来的“孝”,绝不是一般的“孝”,而是达到了“孝”的极限,如果说第一件事写出了申生的“大孝”,那么第二件事就写出了他的“极孝”。另外,这一段文字是饱含感情的。古人评论“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为文章的“三转”,“一转一泪”、“一字一泪”, 的确如此。

本文篇幅虽小,但写得委婉曲折,饱含感情,一字一泪,成功地塑造了申生这个念念不忘君国的忠臣孝子的形象,足见作者选材、用笔之功力。仔细体会本文,可以发现作者既对申生表示了同情,又含蓄地表示了不赞成他的愚孝行动的态度。的确,今天看来申生的“孝道”是非常愚昧的、完全不可取的,这是我们今天在欣赏这篇文章的艺术性时,对于其思想内容中的糟粕应注意加以剔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