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宋濂2
卫人束氏3,举世之物,咸无所好4,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善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5。束氏日市肉啖之6。狸狌生子若孙7,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则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8,熙熙如也9。
南郭有士病鼠10,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11。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12,又磔磔然13,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14,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1狸狌(sheng):野猫。2宋濂(1310-1381):字景濂,明初文学家。有《宋学士文集》。3卫:古国名,居今河南。4咸:皆。5嗥(hao):野兽叫声。6市:买。啖(dan):吃。7若:和。8与与如:走路安闲舒适的样子。9熙熙如:和谐快乐的样子。10郭:城。11假:借。12鬣(lie):胡须。13磔磔(zhe zhe)然:形容老鼠的叫声。14度(duo):估量。
【析点】 猫不识鼠已属反常,惧鼠则不能不为怪,至于猫终竟被鼠咬了脚而吓得急忙逃窜,这更不能不叫人喷饭! 然而,笑过之后,内心又不免沉甸甸的。
从进化论而言,“用进废退”。捕鼠本是猫的绝技,甚至可以说是其天性。然而猫生下来不曾见过鼠,而且饥了一嗥就有主人给肉吃,久而久之,代代相沿,其“性”也会变,其“技”也会由退而失。猫如此,人也一样。丰衣足食,自然是人的幸福,可是,人若因此而养尊处优,所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也会“五谷不分”,“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变成衣架饭囊油桶肉袋。劳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现代文明,中外古今的有识之士,都告诫人们战胜惰性,勉励“勤于思”、“勤于耕”,并用大量事实证明“天才出于勤奋”。父母若像这位饲猫的主人那样养育子女,说其愚自无不可,说其“罪过”也不为过罢? 作为人之子女,又有谁愿做那可笑的猫之子孙呢? 此文寓庄于谐,以猫喻人,作者撰此小文的良苦用心,由是可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