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释]

①此诗的出处,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唐宣宗游方外至黄檗,与黄檗禅师同观瀑布之联咏;一说是唐宣宗至庐山,与香岩间禅师咏作。

[赏析]

此诗为唐宣宗与香岩间禅师同观瀑布联句。前两句为禅师所咏,后两句乃宣宗所续。既然两人所咏联成一篇,而且浑为一体,当作为一首完整的绝句来欣赏。

欣赏此诗,应从 “远看”而入,并以 “遥想”继之。前两句是“远看”,远看方有瀑布流经千岩万壑不辞劳苦之感慨,远看才知瀑布发自壑顶岩端之高的哲理,进而体会到瀑布起步之非同一般。读这上联,使人联想到李白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诗也是从“远看”而突出瀑布之高的,意在描状瀑布之壮观景象。然此诗却有不同的立意,采取拟人手法,着意刻画瀑布坚韧的品格和高远的志向。瀑布之所以在千岩万壑中昼夜不停地流淌,是因为它出自高高的山端,境界由下陡然而上,令人警醒。

后两句则是由此及彼“遥想”而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由眼前瀑布之流经溪涧而去,联想汇聚成河,终归大海,发为大波巨涛! 这下联溪涧“留不住”,是上联“不辞劳”的延伸; 归海“作波涛”,又是 “出处高”的补叙,乃点睛之笔。由岩端壑顶之高到大海无际之阔,由岩壑溪涧细流之始到大海波涛汹涌之终,使人感受到一种不可阻遏的博大志向和内力,将上下两联凝聚成浑然一体,体现出和谐的参差变化之美。

此诗的美学意蕴,集中地表现是把瀑布加以人格化,刻画了一种高远博大的胸襟抱负,以及不达目的不止的那种坚韧品格,具有一种超俗不凡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如其人,诗为心声。宣宗初封光王时,为武宗所忌,故多晦迹于方外游,该诗正作于此时。禅师深谙宣宗心迹,所以上联以千岩万壑暗喻其境遇,“不辞劳”、“出处高”暗合其胸志。宣宗深被触动,方有下联溪涧留不住,归海作波涛的抒发,反映了宣宗潜伏于心的襟怀抱负,预示他登上帝位必要有所作为。如此契合而清警脱俗,可谓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