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中书王舍人》原文|笺释|赏析

腰金载笔谒承明,至道安禅得此生1。西掖几年纶贵,东山遥夜薜萝情。风传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圣主好文谁为荐,闭门空赋子虚成。

【校记】

1.至,《全唐诗》一作“志”。

【笺释】

[中书王舍人] 即指王维。钱起《过王舍人宅》、《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都是指王维。乾元元年(758)春,王维迁中书舍人,是年秋,改给事中。《旧唐书》卷一九六下《文苑传下·王维》:“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

[腰金] 古代朝官的腰带,按品级镶以不同的金饰,品级高者亦以纯金制成。后因以泛指身居显要。金,亦指金印或金鱼袋。唐岑文本《三元颂》:“腰金鸣玉,执贽奉璋。” 载笔,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郑玄注:“笔,谓书具之属。”孔颖达疏:“史,谓国史,书录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王若行往,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谢朓《始出尚书省》:“趋事辞宫阙,载笔陪旌棨。” 承明,汉代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承明庐。三国魏文帝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称承明庐。《文选·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张铣注:“承明,谒天子待制处也。”后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唐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徒言青琐闼,不爱承明庐。”

[至道] 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庄子·在宥》:“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汉牟融《理惑论》:“(老子)曰:‘用其光,复其明,无遗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实贵寂寞,佛家岂好言乎!” 安禅,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见本书卷三郎士元《冬夕寄青龙寺源公》注。

[西掖] 中书或中书省的别称。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左右曹受尚书事,前世文士,以中书在右,因谓中书为右曹。又称西掖。”唐张九龄《酬周判官兼呈耿广州》:“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纶,《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孔颖达疏:“‘王言如纶,其出如’者,亦言渐大,出如也。又大于纶。”后因称皇帝的诏令为“纶”。

[东山] 《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又,临安、金陵亦有东山,也曾是谢安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其一:“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王逸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于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遂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南朝梁吴均《与顾章书》:“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唐韩偓《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道方时险拟如何,谪去甘心隐薜萝。”

[子虚] 指《子虚赋》。《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相如客游梁,得与诸侯游士居,乃著子虚之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