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乐府民歌《有所思》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这是一首因被爱情激动、困扰而产生复杂感受的诗歌,是一位青年女子的自白。她曾经有过与自己的情人约会相爱的经历,在讲究礼义大防的封建时代,无疑这是十分大胆的举止。正是这种恋爱方式,使她比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与男性结合的其他女子更多地尝到了爱情的欢乐和甜美。而且,也使她对恋人产生了更强烈的期待。但是,幸福留给她的时间毕竟太短。正当她精心准备好信物,打算赠给恋人,以示两人永远交好的时候,却传来了她日想夜望的男子已经变心的坏消息,绵绵情意霎时间化为愤怒的烈火。她望着手中的信物感到一阵苦涩,于是一怒之下把它彻底毁掉并抛弃,甚至连尘末也不让它留在家里。她恨欺骗自己的男子,决意与他一刀两断,永不往来。从失恋以后的种种反映,可见她是禀性刚烈的女子。然而即使如此,她实在也是难以就这样斩断心中的情丝。她平下心来,眼前又重新浮现出过去与情人欢聚时缠绵留连的情景,那是多么迷人的时光,难道真的就一去不复返?如此一转念,她先前的决心又开始动摇。究意要不要“与君绝”?此时此刻她的判断能力和决断能力都已经减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而不能自拔,这大概就是爱情的“盲点”吧。她只好以“东方须臾高知之”的不了了之的态度来结束这场痛苦的感情纷扰。
我国古代的爱情诗,有些随着情节的展开和变化写出男女感情或遭受曲折或得到发展的过程,如《诗经·氓》通过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她从开始“载笑载言”到后来“躬自悼矣”的感情变化。其他抒情类作品,大都采用点式的表达方法,即诗人只注意表达人们心灵在特定时刻沸腾的某种情感,而不强调依循时间顺序来反映感情前后的差异,例如《诗经·柏舟》和汉乐府《上邪》。这首《有所思》虽然带有一定的叙述成分,总的来说,还是属于抒情诗。它不采用一般的抒情体爱情诗点式的表达法,而是采用进展式即线式的写法进行表达,在短暂的时间跨度里面充分表现出作品主人公的感情一波三折的变化。这是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诗歌一开始,写她正在殷切思念远在“大海南”的男友,此时,她正沉浸在一片欢快和幸福之中。接着,“闻君有他心”一语顿起波澜,使她的柔情蜜意全然消散,代之以满腔的怨恨和愤懑。最后,她又回想起过去与情人相处的情景,感到情谊难断,内心充满矛盾。爱恋——愤懑——犹豫,女主人公的心灵前后发生的震荡是如此剧烈,大起大落,在短短的时间里领略了爱情的多种滋味。显然,假如采用点式的写法仅仅表现其中某一种感受和意绪,都不足以真实展示她处于流动、变化之中的完整的内心情感。随着作品女主人公感情的移转,诗篇的语气也不同。写她想念情人的一段,除首句“有所思”为三言体之外,其他四句都是五言体,句式整齐,叙述平稳,口气缓慢。又像“问遗”(赠与的意思)、“绍缭”(缠绕的意思),还给人以亲切、缠绵之感,它恰当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当时甜美、温馨的情意。第二段写她嫉恨变心的男子,语气骤改。句式三、四、五言杂错出现,音节变动不定,恰似她繁乱纷披的心绪,诗中表示剧烈动作的动词也增加了。这些十分逼真地刻画出了失恋女子在突然失去心理平衡之后高度绷紧、激动的心态和急急匆匆、愤懑发泄的情状。“鸡鸣狗吠”句至结束,写她回想往事和缠绵决断,诗句音节增多,声气延缓,这与女主人公细心忖度,反复权衡,最终依然打不定主意的心理活动的特点也相谐合。
《有所思》在艺术上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围绕一件爱情的信物尽量做足文章,达到情物融通,以物宣情。处于相恋中的男女双方,赠送物品具有特殊的表征爱情的意义,故《诗经·木瓜》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咏唱。《有所思》女主人公将赠送给意中情人的信物是“双珠瑇瑁簪”。瑇瑁簪已经很洁美了,然而她还嫌不足以达情,于是在簪端系上两颗宝珠,使它更见珍贵,而且寄寓成双结对不相分离的吉祥愿望;对此她还感到不能尽意,又别出心裁地“玉绍缭之”。她对自己的礼物想得是何等细密,看得是何等珍重,非如此又何以见出她对情人的一片痴心? 当她闻说情人“有他心”后,刚刚精心制成的信物又成为她直接发泄怨怒的对象。她狠狠地把它抓断、敲碎、焚毁,而且还迎风扬去它的灰烬。她干得又是何等爽快,何等彻底,只有通过这一系列剧烈的动作,才能表达她顿生的决绝之意。从精心设计礼物到彻底把它毁弃,这一描写将女主人公从热恋到失恋强烈的感情反差准确地显示出来,是诗中绝妙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