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辛弃疾词《鹧鸪天》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词·辛弃疾词《鹧鸪天》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三首都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词,所以在此合在一起赏析。词继承了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有所发展,苏轼只是偶到农村,体会较为肤浅,辛弃疾则在农村中连续生活了近二十年,同农民接触的机会要多得多。因此,他们所写生活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深度和广度上便自然有所区别,有所轩轾。

《清平乐》写村居所见一片和平景象。写景只是捎带一过,未作点染。重点是写一户农家的所有成员: 老夫妇俩醉后操着吴侬软语在亲热地交谈,两个大一点的男孩在忙着各自的活计,而顽皮的小儿子却在溪边卧剥莲蓬,吃得津津有味。笔法清新自然,毫无斧凿痕迹,风格和内容配合得十分和谐。下片大儿、中儿、小儿排比描述,在形式上模拟汉乐府《相逢行》:“大妇织绣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带有民歌特色。词中虽然只有“最喜”这个表达感情的词儿,实则作者的感情已在全词的客观描述中自然流露出来了。

《西江月》也是用白描手法描写夜行黄沙道中所见所闻的农村和平景象。作者选择了夏夜山乡的典型景物,将动景与静景、声音与色彩、天上与地下巧妙地、和谐地组织在一连串类似电影蒙太奇的镜头之中,一一现在读者的眼前。又以“明月”两句和“七八”两句的对仗句式稍加点染,宛如在疏淡的水墨画中偶然着以一二浓笔,更觉淡而不枯,错落有致。

《鹧鸪天》同样是一首讴歌农村美好景象的小令。上片着重描述与农桑有密切关系的景物——桑树已经冒出嫩芽,蚕种已经生出幼虫,黄犊正在平岗上吃着细嫩的青草……这一切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耕田、养蚕的农活又要开始了。下片继续描写农村春日如画的美景,而以“城中”和“溪头”两种截然不同景象的描述作结,表达了作者热爱乡野生活、厌弃城市繁华的情趣。词中除“平岗”两句对仗稍作雕刻外,其余部分纯用白描手法,而作者的感情也就自然寓托其中。这也可以说是三首词的一个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