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作袈裟石作身,岩前独立几经春?
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
据《湖海新闻》载,这首诗乃汤思退佞对高宗之作:“高宗一日坐寝殿,汤思退侍立。上曰: ‘卿家处州有何异迹?’ 思退曰:‘臣乡有石僧题咏云:云作袈裟石作身,岩前独立几经春?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遂大称旨。本无此诗,彻夜遣人归,刻石僧之旁。”
作为民族败类,汤思退自然为清议所不齿。但这首小诗本身,却颇值得称道。诗中所描写的是一尊无生命的石像,而给人的却是一种活生生的艺术感受。在荒寂的山岩前,石僧年复一年,默默伫立,飘浮的云雾,似乎为他披上了一件袈裟。面对世事沧桑,他默然无语,总是一片淡漠,甚而连人们关于祖师西来意的叩问也不回答,然而恰恰就在这不言之中,充满了对真如佛性的透彻了悟。诗中着力表现的石僧这种冷漠,其实正是佛教人生观的体现。《坛经·顿渐第八》说: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在禅家看来,真正得道者,就当任沧桑变幻而心念不起,因而可以不粘不著,不尘不染,任运自在,对一切境遇都不生忧乐悲喜之情,心灵中不引起一丝儿的震颤。这首小诗将禅家这种人生态度与石僧本身的无知觉巧妙地契合在一起,着力对石僧超然出世的冷漠神情进行描绘,将他表现为一位无情有性、对境无心的得道者,使一尊本无生命知觉的石像充满了人生的智慧。诗中的描写也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云雾聚散无常,而石身本性不移; 对“祖师西来意”的叩问,也是以默然不语来对答。而这一切又都暗示出真如佛性的永恒存在。本来,禅家就以为佛即本心,所以世间万物都可启发人悟道。因此,在禅门中关于“祖师西来意”的叩问,禅师们就各有各的解释,如“庭中柏树子”、“砖头瓦片”、“三尺杖子破瓦盆”、“井底寒蟾、天中明月”、“胡人泣,汉人悲”、“深耕浅种”、“看取村歌社舞”等等,石僧的“默默无言”何尝不也是一种对答方式呢?在这泯灭了时空界线的独立的世界里,在这种对境无心的超然态度中,人们不恰恰可以感觉到“真如”的永恒存在么?这首小诗诗味隽永,或许就正缘于这样一种禅学的人生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