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
画作正定看,于何是佛性。
这是《题李公麟山庄图》组诗的第三首。
“华严堂”是李公麟陈列佛像作佛事的地方。《华严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华严宗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李公麟取 “华严”为堂名,是他奉佛的表现。佛口澜翻,指佛门中人口舌如波澜翻腾。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谈到陆机之文艰深芜杂时说:“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即用了 “澜翻”一辞,可参考。正定,佛教“八正道”之一,意思是正确的精神凝聚统一。佛教认为,人具备了“八正道”,也就有了“佛性”,“八正道”是“佛性”的体现。
这首诗也有很浓厚的调侃意味。在诗人看来,佛门中人并没有履行“八正道”,不能将正确的思想凝聚统一。他们口舌像波澜那样在翻腾,说了又说,论了又论,而所说所论又常常互相矛盾,并没有进入“正定”境界。于是他调侃李公麟说: 你把佛像一个个都画得处于“正定”状态,这与佛人的现实形象是不相符合的。那么,“佛性”究竟体现在佛人的哪种状态中?是“佛口澜翻”状态?还是“正定”状态?这也就是说,“佛性”的真实面目究竟是什么?当然,这表面上是调侃李公麟,实际上却对佛人的言行以及佛教理论和实践的矛盾提出了疑问。
这首诗很容易懂,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表明了一种心态。本来,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获得 “无上正觉”之后,并没有向别人说法的意思。但为了普渡众生,他又不得不“随缘说法”。然而,一开始说法,就出现了说者必须不断地说,听者又各有各的理解的现象。于是原始佛教分裂成不同教派,开始了教派斗争的历史。小乘、大乘以及它们中的各家各派,无不各有理论,各立宗风,形成了互相论难争锋的局面。一派之中,其理论也很难保持一贯。这不仅违背了 “正定”之道,也使本来来源于某种特殊心理体验的佛教走上了与其初心和目的相背离的重知解的歧途。这种情况,是令奉佛的知识分子迷惑的,所以苏辙有上述疑问。
同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奉佛,主要目的在于“调心”,即以佛禅之道调剂精神,很少有人把它当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来对待,也很少有人严格地遵守宗教组织的戒律。一当他们发现佛教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矛盾,调侃之情就会忍俊不禁。如果说魏晋名士调侃当时的佛学大师支遁 (支道林) 是这种心态的滥觞 (见《世说新语》、《文学》、《排调》篇),那么,苏辙这首诗就是此风未绝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