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题画诗(其七)》原文|赏析

霜落江山木叶空,千岩修竹夜生风。

莲花峰顶巢云客,独自吹笙明月中。

作者一共写了一组七首题画诗,这里选的是第七首。诗中作者以空灵明澈的笔调,通过对衰飒清冷的秋夜的描写,衬托出一位远隔尘嚣、超然出世的隐者形象,同时,曲折地表达了作者自己不以尘事为念的方外高士的风度和襟怀。

诗的第一句:“霜落江山木叶空”,点明画上画的是秋景。“木叶”,即树叶。《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里,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村秋晚图: 辽阔的原野上,稀稀落落地散布着几处萧瑟的荒村,稍远处是巍峨的群山。由于季节的改换,原来绿油油的野草已经褪尽了她们生命的颜色而变得枯黄了,枝叶茂盛的树木也因严霜的几番摧残而凋尽了树叶,光秃秃地立在那里。乡间的小路上也少有人行,只是偶耳听到几声犬吠。此情此景,正令人想起宋玉悲秋的名句: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的,就是这种 “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景象,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感慨,又牵动了多少思乡游子的愁肠!

诗的第二句: “千岩修竹夜生风”,诗人的笔触由远而近,由粗而细,将另一番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 巍峨的群山到处长满了修长挺拔的翠竹,夜深了,由于山地气候的改变,竹林里不时吹过一阵阵透入脊背的山风。这样清静幽森的地方一定没有人吧!谁会在这样的地方深夜独处呢? 倘然山风中再偶尔杂有几声野兽的吼叫,这景况不是更令人毛骨悚然吗?

诗的末两句,“莲花峰顶巢云客,独自吹笙明月中。”就在这么清冷阴森的夜晚,居然还有人在山顶上吹笙! “莲花峰”,我国境内华山、黄山、庐山和衡山等地都有,但因作者系鄱阳人,故本诗所说的莲花峰在庐山的可能性较大。“巢云客”,比喻安居莲花峰顶的人。作者在三、四两句里把笔触进一步聚焦到一点,单写出莲花峰顶的吹笙人。这位吹笙者是山寺的僧人呢,还是遁世的隐者,作者没有仔细交待,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对诗的理解。试想在一轮满月高挂的天空之下,泛着月色清光的山顶上,坐着一位手拿竹笙忘我吹奏之人,而外界的山风,犬吠,各种声响,他都充耳不闻,仿佛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他一人! 这是多么超然的形象! 作者在这里以他的生花妙笔把前面的描写留给读者的恐惧情绪一扫而空,转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纯净怡悦的世界,使读者的心灵在悠扬的乐音中得到了净化,仿佛亦如吹笙者一般地超脱了尘世。

纵观全诗,作者通过对禅机清妙的月下吹笙者的描写,表达了他自身向往超脱、钦慕禅悦的内心感情。诗人虽不一定就是画中的吹笙者,但他与吹笙者相同的内心世界,我们是不难体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