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题岳州禅舍》原文|赏析

喜到重湖北,孤舟横晚烟。

鹭衔鱼入寺,鸦接饭随船。

松桧君山迥,菰蒲梦泽连。

与师吟论处,秋水浸遥天。

裴说是在唐王朝覆灭前一年状元及第的,“初年窘迫乱离,奔走道路”(《唐才子传》),即使高中以后,仍身处乱离之中。他曾有“避乱一身多”的悲叹,催人泪下。在写作此诗的同时,他也有着“此际情无赖,何门寄所思”(《过洞庭湖》)的痛苦、彷徨。诗人的好友苏瞻曾以出家回答了这个时代问题,见裴说《送进士苏瞻乱后出家》:

因乱事空王,孤心亦不伤。

梵僧为骨肉,柏寺作家乡。

眼闭千行泪,头梳一把霜。

诗书不得力,谁与问苍苍?

似乎这样一走,并未解决问题,青灯古佛前的 “眼闭千行泪”该有几多辛酸与忧患?

《题岳州禅舍》一诗作于诗人自陕西至南岳的长途跋涉中。首联一起笔就定下了全诗的基调。“喜”字的底蕴非常值得推敲、品味,国、家、个人的多重压力已使诗人疲惫不堪,甫一见到秀丽的山色湖光,不禁陡然轻松下来,但 “喜”并非形于色的 “狂喜”、“惊喜”或“欣喜”,而在于心灵的轻松澹远,表现在“孤舟横晚烟”的意象中。“重湖”言洞庭的阔大,“晚烟”更加重了浩渺的意境,但不妨孤舟横浮所显示的适意,是否蕴含着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幽玄与寄托,不得而知,值得深味。

颔联顺承上句,进一步抒写大自然的适意和幽玄。湖面上,三两只鹭鸶啄取小鱼,闲步走进禅寺,乞食鸦飞行在行船的前前后后,乞盼着人们的施舍。中、晚唐禅诗更近冲和了,其意象多为闲雅的风月、山林、松竹、诗书、茶饮、闲云、野鹤,不曾见过“鹭衔鱼”、“鸦乞食”等如此新奇古怪、触目惊心的意象,给闲适的气氛横添一串不和谐的音符。然而,正因如此,才显示了诗人的机锋与深意: 诗人的夙慧已完全契合了禅院的禅氛,一切都已上升到超凡世界,生与死不过是事情的两面,自然界的生死循环像“舍身喂鹰”一样具有殉道意味,远远超越了道德境界,这些动物的“无心”是契合自然、契合禅理的,因此,意象仍是适意、平凡的。诗人适意的目光又投向了松桧绵延的君山和菰蒲与秋水长天一色的洞庭湖。“梦泽”即云梦泽,洞庭湖由古云梦泽的一部分演变而来。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云: “苹萍泛沈深,菰蒲冒清浅。”平凡而幽寂的生命之绿覆盖山山水水,迤逦绵延,没有盛唐诗意象的艳丽、响亮、潇洒、华贵,然而,平凡蕴含着禅趣,翠绿更具幽玄,远山近水、一草一木无比贴近心灵。“吟论”两字轻轻一点,绾联起前面的诸多意象,上升到禅境,吟诗、论禅是在这无与伦比的环境里进行的,诗僧栖蟾曾言:“诗为儒者禅”,诗、禅、大自然已浑然无间,犹如“秋水浸遥天”那样。此句作结,既写晚景以照应前篇,又使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本诗由一系列平凡的意象、平凡的语句组成,诗人在极力淡化一切,包括自己。人世与自然一分为二,大自然中平凡的草木、鸟船、山水、烟波,在超越了价值与理性的目光观照下,无比亲切地拥抱了疲惫的诗人,慰藉着受伤的心灵,诗人解脱了,瞬间成为永恒,适意的心态将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哲理对象化为意象,平凡意象的组合使诗产生了丰富的内蕴与余味。

全诗平淡自然,结构严谨,表达长时间动作过程的动词的运用使全诗显得从容不迫、闲雅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