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璋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稼轩的这首词,沉郁健拔,悲愤跌宕,言语蕴藉,意味深长,是一首难得的壮士抒怀词。
全词按自然结构分为四段:第一段写怀古忧民之心;第二段写惆怅思国之情;整个上片以满腔热血抒发忧国忧民之志。第三段写抗金复国的坚定信念;第四段写眼前阻力之大,使作者忧心忡忡,悲愤不已;整个下片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之发出无限感慨!全词慷慨悲歌,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这首词,写于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春,是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时在赣州造口写的。造口,即皂口镇,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处。郁孤台,在赣州西南,一名贺兰山,因地形隆起,郁然孤峙而得名。唐郡守李勉登此台北望京城长安,故改称“望阙”。宋郡守曾慥增筑二台,南为“郁孤”,北为“望阙”。清江,袁江与赣江合流处旧称清江,此处指赣江。赣江,从郁孤台下流经万安县的造口,向东北经南昌,注入鄱阳湖。此词头两句,系指金兵侵入江西,沿赣江追逐隆裕太后至造口的一段历史。辛氏四十年后到此,抚今追昔,无限感慨,从此引发出这首词。这里,他以仇恨的心情,从江流中意识到水中含有多少行人的“泪”,借此极其愤怒地控诉金兵入侵时的滔天罪行。此处不写隆裕太后狼狈逃窜的险恶处境,而写行人的悲痛眼泪,这不仅是艺术处理上的高妙,而是暗含对皇家当权者的不抵抗主义的不满,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去描述广大人民群众受尽金兵蹂躏的凄惨景象。由此可见,辛弃疾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不在忠君,而在忧民,此点是极其可贵的。此处所说的“行人”,首先指的是金兵入侵时逃难的人民群众,同时包括后来来往此地的行人,不言而喻也包括他自己在内,以此来反映他忧国忧民的悲愤之情。此处除说明当时国家危难的政治形势外,还为下文作了铺垫,迸发出“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之句。望长安,望有思念之意,由思念而相望;长安指旧都开封而言。望而不见,一则由于众山所遮,二则也说明相距遥远,可见失地之广阔。“可怜”,犹言凄戚之状,究竟是山可怜,还是人可怜,二者交织在一起,情绪极其低沉。
下片为之一转,“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言众山虽然遮断了人们遥望中原故都的视线,但却挡不住奔腾北去的赣江流水。即指任何阻力都挡不住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历史潮流,从而表达了作者所持的坚定不移的胜利信心。辛弃疾终生为收复中原而奋斗的政治抱负,就是以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为基础的。“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当他正在为如何收复失地而发愁的江晚时刻,“江晚”犹言在这江山薄暮、极其危难的时刻,却又听到鹧鸪的一片哀鸣,以“行不得也”的鼓噪声来阻止坚决抗敌,收复中原的伟大事业的开展。这里明显的系指主和派的强大阻力而言。此处,也有人将鹧鸪的叫声解释为“但南不北”,以此来比喻他有“怀南不怀北”之意。这种解释,显然与辛弃疾的一生政治抱负不相符。“怀南”,他就在南方还怀什么南?“不北”,既不能作“事北”——即投靠金人的意思去考虑,也不能作“不思北”、“不怀北”去解释;相反,他南来正是为了北归,他日夜思念的是北方的家乡,是北方失去的中原大地,只有北伐金人,收复失地,才是他永生的宿愿。因此,不能以“但南不北”来附会鹧鸪的叫声,因为辛弃疾不是那种“苟且偷安”的人。同样,也不能把“行不得也”的鹧鸪叫声作另一种消极的理解,错误地认为这种叫声是辛弃疾悲观失望的心鸣。这样去理解这首词的主旨,则与辛弃疾的政治抱负、军事设想,他的人品、性格,以及全部诗、词、文等作品的思想是根本不相容的。由此看来,对末两句的解释,便成了理解全词主旨的关键。所有对该词所作的不同理解,莫不出自于此。另外,此处还有个“愁”字如何理解?是悲观失望的愁,还是如何排除阻力去实现多年理想的愁?这两种愁的性质是不同的。我认为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应该从积极意义上去理解这一“愁”字。只有坚持斗争,克服种种阻力与困难,才能夺取胜利。辛弃疾这首《菩萨蛮》所蕴藏的力量及其对后人的影响,也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