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喻朝刚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
绍兴七年(1137)。正当抗金前线捷报频传,凯歌高奏,士气民心大振,恢复中原胜利在望的时候,宋高宗赵构不顾朝野上下的反对,再次起用奸臣秦桧为枢密使。次年又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从此秦桧独揽大权,极力推行投降卖国政策。广大军民抗金救国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抗战派赵鼎、王庶、张戒、曾开和胡铨等人都因反对议和,触怒秦桧,相继被排斥出政府,遭到贬谪、流放和编管。岳飞坚决反对秦桧的倒行逆施。绍兴八年(1138),当宋金双方遣使谈判议和条件时,他曾公开指责秦桧说:“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宋史·岳飞传》)同年他在写给枢密副使王庶的信中又说:“今岁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同上)可见自秦桧当权以后,岳飞和许多爱国志士一样,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阻挠,深感自己杀敌报国的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忧愤和抑郁。从这首词的情调看,很可能是绍兴八年秦桧任宰相以后写的。据沈雄《古今词话》引《藏一话腴》曰:“武穆《收复河南罢兵表》云:‘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溪壑之求;暂图安以解倒悬,犹之可也,欲远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故作《小重山》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指主和议者。”可见此阕是针对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而发的。
词的上片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开篇三句写秋夜梦回,思绪万千,意境含蓄而深沉。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词人梦见自己正率部转战千里,向阔别多年的故土胜利挺进。眼看驱逐敌寇、光复河山的理想即将实现,多么令人兴奋和激动呵!可惜好梦不长,正当胜利在望的时候,突然被不停鸣叫的蟋蟀声惊醒。醒来之后,已是半夜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接着三句写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披衣起床,绕着台阶来回踱步,只见朦胧的月色正照在窗帘之上。这里借景物的描写烘托内心的孤寂,用平静的语气叙述不平静的思想活动,显得曲折深婉,寄寓着壮志难酬的忧愤。
下片抒写北伐抗金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换头三句,慨叹岁月如流,家乡长久沦陷,归期遥遥无望。作者自二十岁从军,出生入死,与金兵浴血奋战,决心“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五岳祠盟题记》),为国家建立丰功伟业。可是十多年过去了,头发已经花白,仍未能返回家山,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这究竟是为什么?所谓“阻归程”,就是阻止北伐、光复失地的意思。那么谁能阻止战无不胜、攻无不可克的岳家军挺进中原、直捣黄龙府呢?当时金兵已经没有这样的力量。是因为山高水深、路途遥远,才回不去吗?也不是。这里是暗指“主和议者”妥协投降、千方百计阻挠、破坏抗金斗争。由于当时正是秦桧专权、气焰十分嚣张的时候,作者不便明言,故用含蓄的手法,弹出弦外之音,但读者是不难理解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结拍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据《吕氏春秋·本味》,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唯有钟子期能从琴声中体会出他的心事。后来“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秦桧上台后,迎合赵构的旨意,对坚持抗金的主战派进行无情的打击和迫害,将他的亲信和爪牙安置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上,以便实现其卖国求荣的罪恶目的。这三句是全词的中心,表达了作者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反映了投降派统治下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黑暗现实。
这首《小重山》写得比较含蓄委婉,与《满江红·写怀》那种慷慨激昂的情调有所不同,但在思想内容方面仍有其内在的统一性。《满江红·写怀》表现的是抗击金兵,收复中原;《小重山》表现的则是不满“和议”,反对投降。这两方面的主题在当时是完全可以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就是岳飞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投降主义的坚定立场,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深厚感情。由于写作的时间和环境不同,因而在情调和风格上产生了差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