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陈与义·伤春》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爱国诗词鉴赏《陈与义·伤春》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释】 ①庙堂: 此指代朝廷。坐使: 因而使。②飞龙: 为帝王之象,此代指宋高宗。③疲兵: 此指长沙军民。犬羊锋: 指金兵的气焰。

【鉴赏】 宋高宗建炎四年 (1130) 的春天,金兵大举渡江南进,南宋朝廷岌岌可危。诗人随着逃难的人群颠沛流离、艰难备尝,来到邵阳 (今属湖南),寓居紫阳山,写下了这首饱含爱国情怀的 《伤春》诗。时值烟花弥漫的春天,诗人却无心观赏明媚的春景,他全身心地关注着宋、金战事的发展; 他伤感的不是花开花落、生命短促之事,而是朝廷将覆、国家将亡的民族危机。此诗名为“伤春”,实是 “伤国”,是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悲歌。

首联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采用借古讽今的笔法,矛头直指平庸无能的宋朝统治者。在金兵入侵之时,堂堂宋王朝竟然束手无策,致使连绵不绝的边塞烽火把皇帝的宫殿都映照得通红。这是多么惨烈的一幅图景!据 《史记·匈奴列传》,汉文帝时,“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陕西的甘泉山上有汉帝的行宫。这里是用汉事来比况金兵入侵中原,直接威胁到宋廷的安危。颔联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诗人哀叹时局每况愈下。“上都”指京都,宋高宗南迁后,建康 (今南京)、临安 (今杭州),皆是其拟选的定都之地。金兵于建炎三年十一月攻破建康,十二月又占领临安,高宗被迫逃至明州 (今宁波)。建炎四年正月,金兵又破明州,高宗只得乘舟逃至海上。堂堂大宋皇帝被金兵追赶得汲汲如丧家之犬! 诗人听到这些陆续传来的不幸消息,自然焦急万分,坐卧不安。他用 “初怪” 与 “岂知” 来表露自己的焦虑心态: 先前正在惊怪敌人的战马已逼近京都,哪里知道皇帝竟然已被迫逃入穷僻的海滨地区了呢?可见诗人此时所感伤的,已不是个人的升沉得失,而是国势的艰危,民族的存亡! 刘克庄 《后村诗话》评他的建炎以后诗 “造次不忘忧爱”,即一举一动都不忘忧君爱国。颈联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把李白杜甫的名句化为一联。李白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形容愁思之深; 杜甫 《伤春》: “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表达忧国之怀。诗人此时此刻对危在旦夕的国家命运之愁、对远在江浙的君主安危之忧,与当年的李白、杜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化用二人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可谓出神入化、词妥意切。而“孤臣” 一词还流露出自己作为一介文士,逐臣,不能为朝廷出力的悲哀心情; “每岁”一词更表达了自靖康之变以来,诗人年年岁岁远隔朝廷,只能望洋兴叹的无奈苦衷。尾联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在一片哀怨愁闷气氛中陡起雄浑高亢之音。长沙太守向子諲在建炎三年金兵攻城时,率领军民坚守孤城,奋战八日八夜,城陷后巷战突围,又收拾溃兵继续抗金。向子諲原是直秘阁学士,故陈与义以汉代史官的延阁代称之。向子諲率长沙军民英勇抗敌的壮举,虽未能挽回局势,但这是宋人不肯屈服的爱国精神的缩影,无疑令人振奋不已。尽管这只是“稍喜”,仍使得诗人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机。向子諲的英勇有为,与诗篇开首所写朝廷的“无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仅有助于全诗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而且表明陈与义可能已清醒地认识到救国救民的希望在下层军民之中,而不在朝廷庙堂之上。诚如是,则这种思想境界在当时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陈与义是宋代诗坛学杜的高手,此诗即其代表作之一。首先,诗题即来自杜诗,杜甫当年身在阆州,因感伤被吐蕃逐出长安逃奔陕州的唐代宗而作 《伤春五首》; 陈与义则因感伤被金兵所迫而逃亡海上的宋高宗而作 《伤春》; 陈诗与杜诗的写作背景完全相似。其次,陈诗的遣词造句与浏亮的音节也来源于杜诗,陈诗不仅直接借用了杜诗 “烟花一万重” 的诗句,而且末联也脱胎于杜诗《诸将》之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的句法。诗中用词多为开口呼、爆破音,吟诵起来具有抑扬顿挫的声响效果。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陈诗中所充溢的感时抚事、爱国忧民的情怀,实与杜诗一脉相承,真不愧为学杜而得其髓者。

文章作者:詹杭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