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李叔同·金缕曲·披发佯狂走》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爱国诗词鉴赏《李叔同·金缕曲·披发佯狂走》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

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

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

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飘萍泊

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 听匣

底苍龙狂吼。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

。是祖国,忍孤负?

【注释】 ①太息: 深长而大声地叹气。《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②双红豆: 红豆,古人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王维 《相思》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双红豆,言极度相思。③淞波: 吴淞口的波涛,这里指代上海。④萍泊: 萍,浮萍,浮生在水面的一种植物,常喻人行踪不定。杜甫 《又呈窦使君》诗: “相看万里客,同是一浮萍。”萍泊,言自己如浮萍一般无停泊之处。⑤苍龙: 太岁星,旧时以为凶神,这里喻锋利之剑。⑥群生: 众生,一切生物。曹植 《喜雨》:“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这里指百姓。

【鉴赏】 1905年,李叔同母死,他无牵无挂,决定去日本留学。临行前,告别诸友,作 《金缕曲》词,以抒怀言志。前半阕抒出国留学之情,后半阕言济民报国之志。

词的开头,先写自己 “披发佯狂走”,出国留学的原因,是因为眼见祖国山河破碎,无人收拾。莽莽中原,只剩得 “暮鸦啼彻”,衰柳依稀,“西风依旧”,因而使许多像他那样出国寻真理的“离人消瘦”! 接着写离别之情: 行期临近,对祖国的相思和离愁之感,“浓于酒”! 后半阕先写自己的离情如吴淞口的波涛,荡漾不已! 但自己还是下定决心,离它 “溜”去! 再回顾自己二十年的人生,如柳絮浮萍,年年飘泊,“遮难回首”! 原来李叔同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银行家,其母为父之五姨太。他出生时,父已七十二岁,不久即去世。家庭随之生变,母亲只好带着他南迁上海。他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奉母时,才情横溢,风度翩翩。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他应该会征文,名列第一。从此,他为上海名人器重,交游日广,终以“才子” 驰名于上海。对这段经历,他如何看待呢?“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他认为那是书生之气,不切实际的空谈! 现在,匣底的利剑在呼唤他,要他去杀敌报国。于是,他长夜不眠,想到济苍生于水火,救国家于危难,只有忍辱负重,披肝裂胆,在所不惜!

全词写景抒情,叙事言志,浑然一体,激荡着一股浩然正气和爱国热情!

文章作者:丁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