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耿光怡
报告文学。作者陶斯亮。刊登在1978年12月 10、11日《人民日报》。他曾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曾面对过敌人的铁窗镣铐,大义凛然;为追求真理,他不怕遭受奸佞谗害,身陷囹圄,仍傲骨铮铮,不折不弯。他自始至终光明磊落,恪守着共产党员的气节情操,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他,就是“文革”中惨遭“四人帮”迫害、含冤九泉的陶铸同志。那是一个充满残暴和毁灭的年代。在“打倒中国最大的保皇派”的罪恶口号声中,陶铸同志先是被“四人帮”一伙软禁,继而遭受围攻、批斗、诬害。在人格的侮辱和心灵肉体的摧残面前,陶铸同志表现得格外沉着、镇定、坚强。他彻夜不眠地重温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他孜孜不倦地教诲女儿正直做人。他从同志亲人身上得到信任和温暖,他为女儿获得真挚的爱情欢欣、祝福。他痛恨奸佞当道,他更为国家和人民担忧。在癌症病痛面前,他活得象条硬汉;在生离死别的悲哀中,他留给妻子女儿的是那熔铸着全部情感和信念的诗篇。带着“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从容坚定,陶铸同志抱恨离开了人间。九年后,他唯一的女儿将多年积蓄在心底的悲哀、思念和冤情倾注笔端,写下了这篇浸透着血和泪的书信体的悼文,以告慰至今不知遗骨沦落何处的父亲的亡魂。在缅怀悼念父辈英灵的回忆性文章中,这是产生最大轰动效应,最享有声誉的一篇报告文学。文章真实地表现了不平凡的父女之间不寻常的至理浓情,展示出真正的共产党人的理想、道德和情操,洋溢着浩然正气。作者采用书信体形式,用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交替行文,时而以女儿的轻轻絮语呼唤着黄泉之下的父亲,倾诉深重的忧怨和不尽的思念;时而又穿插着“我”的沉痛悲愤的叙述,再现父亲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作者善于以情为文,或即事缘情,或直抒胸臆,酣畅淋漓,情真意切,如泣如诉,震撼着每一个经历过十年动乱的人的心灵。文章文笔细腻,语言流畅练达,散淡的句式长短结合,既呈现出阳刚之美又兼有素雅婉约之风,曾荣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