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天歌》的主要内容,《步天歌》导读
《步天歌》,一名《鬼料窍》或《天文鬼料窍》,是古代指认星象的七言长歌。署隋丹元子作。它的著录首见于《新唐书 ·艺文志》,记为“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一卷”。今存较早的版本有宋王安礼重修《灵台秘苑》本及郑樵《通志夭文略》本。又见宋王应麟《玉海》及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象纬考》等古籍。另有明、清坊刻本及钞本。至清初,犹有梅文鼎撰《中西经星同异考》述《步天歌》颇详。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有何君藩重撰的《步天歌》出,辞句全异,后收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仪象考成续编》。另有道光刊《三才略》本,光绪刊《求实斋丛书》本及上海扫房山房石印等坊本。郑樵《通志》注释较详,梅文鼎本考订较细。近出《中国恒星观测史》载有据以上各本勘证后的校订本。
作者隋丹元子之名,据《新唐书·艺文志》、《通志》、《玉海》及《郡斋读书志》等古籍考证,知应为唐开元时任右拾遗王希明。其生卒年月不详,曾奉诏撰《太乙金镜式经》10卷,有《四库全书》本。何君藩则系康熙朝的钦天监博士。
《步天歌》为不分卷的七言歌辞。郑樵称,宋时已“世有数本”,并附星座图形。《通志》本为郑所“稽定”且删去图形。各本词句略有多寡,文辞亦稍有参差。上述校订本共31段,365句,2555字。明以前各本31段的顺序为自角至轸的二十八宿、太微宫、紫微宫与天市宫,宫亦作垣。清刊本改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以及自角至轸的二十八宿。中国恒星著名的“三垣二十八宿”体系即出自《步天歌》。
《步天歌》旨在指导认识全天星象,犹如夜晚在天际众星间信步行走,故名。歌行按二十八宿及三垣的次第,共31个天区,逐一叙述区内各星座的名称、星数及其相对位置。星的座数与总数,仍采用吴、晋间太史令陈卓订定的三家星官283座1464星。但星象的组织与编排的形式,则变更为合并甘、石、巫咸三家,另按天区作分划。其次序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珍、太微垣、紫微垣及天市垣。陈卓原书,有的一官包含二或三星座,如羽林与垒壁阵合为一官,库楼、五柱、衡亦并作一官,本书已予分拆。也有原系两官,如黄帝座与四帝座,本书则合为五帝座。如此,《步天歌》总记有中国星座和星名361个,成为迄今通用的中国的恒星星名。要到明末清初,方陆续添加了天球南极附近星座23个。全歌系统性较强,末两句为“水火木土与并金,以次别为五行吟”,可知原尚有认识五星的辞句,为郑樵所删,故今不传。
郑樵论本书为“句中有图,言下见象,或约或丰,无余无失,……是深知天者。”清陈梦雷则云:“周天星象虽多,而其位次各有所统……《步天歌》……使人便于仰观,不可易矣。”评价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