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海图》的主要内容,《郑和航海图》导读

《郑和航海图》的主要内容,《郑和航海图》导读

《郑和航海图》是明末记录郑和航海航线及沿途所经国家和地区情况的一本图册。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作者不详,原载明茅元仪所辑《武备志》。茅元仪,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生活在万历至崇祯年间。幼习兵书,讲求韬略,曾佐孙承宗军幕,官至副总兵。本图是作者总结郑和船队及前人远航经验,以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路线为基础,经过整理而成的作品。成图时间约在15世纪中叶,原图应为手卷式,收入《武备志》时已改用书本式。《武备志》初刻于明天启年间,因涉及辽事和建州,清初列为禁书,道光年间才重新刊印。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及中外交通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重要的一页。《郑和航海图》不仅是研究中国航海史、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资料,也是我国航海图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百年来,研究本图的中外学者很多。较著名的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有:范文涛所著《郑和航海图考》(1943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向达整理的《郑和航海图》(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于1985年6月出版的《古今对照郑和航海图》。梁任公、冯承钧、范文涛等也有考释。台湾包遵彭所撰《中国海军史》(1970年“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出版)对本图有专章论述、徐玉虎所撰《明代郑和航海图之研究》(1976年台湾学生书局出版)、香港王正祥在《中国历史与文化地理图册》中绘制的《郑和航海图》都是有代表性的作品。研究本图的外国学者,主要有菲利普斯、伯希和、戴闻达、布莱顿、山本达郎、北村松之助等,他们的研究著作都转载了部分《郑和航海图》。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出版的《古今对照郑和航海图》是最新的研究成果,该图由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编制,航线由大连海运学院航海史研究室校订,古今地名由山东大学历史系中西交通史研究室考订,图稿由中国航海史研究会审定。内容包括《郑和航海图》原图及新编的《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原图拼接成八段,配置在新编图两侧。新编图以现代形式编绘,比例尺为1∶1000万,记注古今地名120多个。此外,还配置了古今方向对照的罗盘方位图。

明中叶,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大半被毁或散失,幸存者也难以刊印。《郑和航海图》原作者已不可考,直至二百年后,才由茅元仪辑入《武备志》。茅元仪的祖父茅坤 (1511—1601) 曾在抗倭将领胡宗宪帐下作幕僚,与郑若曾等从事过海防研究及海图编绘工作。《郑和航海图》的来历与茅坤有关,可能从胡宗宪处觅得,也可能来自兵部档案。

本图包括普通航海图40页,过洋牵星图4页。普通航海图的主要内容有:大陆岸线、岛屿、浅滩、礁石、港口、江河口,以及陆地上各种地形地物,如城镇、山峰、宝塔、寺庙、桥梁等。图面表示的航线,从今江苏南京出发,出长江口沿海岸向南,绕过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通过今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淄山国(今马尔代夫),分为两支:一支横跨大洋到非洲东岸的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另一支穿过阿拉伯海至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海峡北部)。整个航线从右至左连贯。基本方位是上东下西。本图还注有针位注记和牵星数据。针位注记包括从某地何针位多少航程到某地。牵星数据即天体高度,是航行船只在途中使用牵星板观测天体高度所得的数字,可用来确定船舶的航向和位置。过洋牵星图的方位上北下南,图幅中央框内绘有帆船一艘,四周绘有牵星所用的星座,并记有方位、名称及指数(即牵星数据)。

记述郑和下西洋的文献,除《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外,本图是最重要的一种。本图详细记载五百多个地名,范围之广,地名之多,为当时其他图籍所不及。《瀛涯胜览》等三书,主要记述各国见闻,一般不记针路。专门记载下西洋针路的著作《针位编》,现已失传。黄省曾的 《西洋朝贡典录》保存了一些针路说明,但为数不多,说明不全,因而本图记述的针路注记十分珍贵。我国原始航海图是与航路说明配置在一起的,但本图则与原始航海图不同,它不再依附于航路说明,而已能独立指导航海,因而是我国海图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向达高度评价本图的史料价值,他认为本图使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因而更为明确”;中国古代航海家所记针路虽很详细,“但得此图,方才可知如伏波聚米为山,一览便晓,这于考究中国古代航海的情形,的确是一桩重要的资料”。他还认为,从近代地图学的观点看,“这是十五世纪以前留下来的唯一的一部中国所绘包括亚、非两洲在内的航海图”,“在十五世纪的世界地图学史上,象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还是少有的” ( 《整理郑和航海图序言》)。

参考文献

  • 1. 朱鉴秋: 《郑和航海图简述》,《上海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 2. 邱克: 《试评〈郑和航海图〉的地名研究》,《上海大学学报》 198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