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说》的主要内容,《中说》导读
《中说》是隋王通的语录体哲学著作,亦称《文中子》。唐王凝汇编,王福畴重编。宋阮逸有 《文中子说注》。今有《 四部丛刊》 本和《续古逸丛书》 本。
王通(584-618),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门人私谥“文中子”。隋代哲学家。出身世宦家庭,家学渊源深厚,受学颇早。约十八岁,始四处游历问学,“不解衣者六岁”。六年后考中秀才。曾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然未见用。后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炀帝时,从蜀郡回乡,续述《六经》,聚徒讲学。他无意入仕,多次拒绝朝廷征召,而以兴孔学为已任。著作今仅存 《中说》 一种。
《中说》共10卷,各卷卷目为:1、王道;2、天地:3、事君; 4、周公; 5、问易; 6、礼乐; 7、述史; 8、魏相; 9、立命; 10、关朗。
本书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解决自身矛盾、实行王道政治、建立长治久安新社会的思想。具体到为政上,提出了关于仁政的一系列原则和主张。 王通又站在儒学立场上,提出了儒 、道、佛、“ 三教可一”而以儒学为主的思想。在哲学思想方面,王通一生所致力的,就是明“天人之事”。本书围绕天人关系这个哲学命题,阐述了有关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本书也具有较丰富的伦理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和范畴。
本书所体现的王通的思想为后来柳宗元吸取佛教思想的主张和宋明理学对佛道二教思想的吸收开了先河,为儒学的改造和振兴指明了方向。本书表现的朴素唯物主义倾向和主变的思想具积极意义。对宋明儒学的形成起了开创性的作用。后世理学家对王通多有赞扬。石介认为,王通最大的功绩在于拯救了被毁坏了的“王纲” 和遗弃了的 “人伦”。邵雍说王通 “非不废是,瑕不掩瑜”(《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4),虽未至于圣,但作为“圣人之徒”是毫无问题的。朱熹不但认为王通高于荀子、扬雄,而且认为王通胜过韩愈。他认为荀卿之学杂于申商,扬雄之学本于黄老,均 “不正”,而王通之学则 “颇近于正”,且“有可用之实”( 《王氏续经说》)。确实,理学正是在王通的思想基础上发展的。
后世对《中说》的文字考证,一直有较大的争议。南宋洪迈力证 《中说》 为阮逸所作 ( 《容斋续笔》 卷1); 明人宋濂则认为是王通之子王福郊、王福畴伪造( 《宋学士全集》卷27): 清人俞正燮认为是王通之弟王凝父子伪作(《癸巳存稿》卷14):梁启超认为是王通自己伪造,说王氏“自比孔子,而将一时将相皆攀认为其门弟子,乃自作或假手于其弟子以作所谓《文中子》”(《中国历史研究法》)。今人经过考证,认为《中说》的基本思想是王通的,其中的言论是当时门人的记录和后来的追记。
参考文献
- 1. 尹协理、魏明: 《王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 2. 王冀民等: 《文中子辨》,《文史》 (20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