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集》的主要内容,《天籁集》导读
《天籁集》是白朴的词集。白朴生前曾编辑手定,收词200多首,并有他的挚友王博文写的序。元末曾刊行于世,已佚。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据明洪武丁巳刊本的钞本,书中有兰谷世系图和无名氏序,存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年间杨希洛主持刊刻《天籁集》,朱彝尊校订并为之序。后附“摭遗”(白朴散曲)。现在比较通行的是王鹏运 “四印斋本”和 “九金人集本”。后者是光绪乙巳(1905)缪荃孙等以杨希洛本和钱塘丁氏旧钞本合校刻印的。丁氏旧钞本现存南京图书馆。唐圭璋《全金元词》收 《天籁集》,词100余首。
白朴(1226-约1306),字太素,号兰谷。初名恒,字仁甫。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人。元代戏曲作家、词人,父白华任金朝枢密院判官。白朴8岁时,蒙古军队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其父白华随金哀宗出奔归德(今河南商丘),其母张氏遇难。白朴由父亲好友、著名诗人元好问挈带北渡黄河,受到元好问的教育熏陶。白朴自幼聪慧,喜读诗书,精于度曲。元好问非常赏识他的才华: “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王博文 《天籁集序》)白华北归后,父子长期居住真定(今河北正定)一带,依附元将史天泽。史曾向朝廷举荐白朴,白朴再三辞谢,终身不仕。所作杂剧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天籁集》的思想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怀古伤时之作,词中由盛衰兴亡触发对人世沧桑之慨叹。代表作有《沁园春·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和《水调歌头·初至金陵》。这些词通过目睹六朝遗迹,感叹虽然建康城“龙蟠虎踞”、“石城钟阜”,然而也抵挡不住朝代兴废,因而发出“长江不管兴亡,漫流尽英雄泪万行”和“新亭何苦流涕,兴废古今同”的感叹。山水咏叹之中实际上寄托着故国之思。二是“闲适”词,写浪迹山林的生活,抒发对人生世事的看法。其实这些词并不闲适,而是表现了由于朝代的兴亡、个人生活道路的坎坷产生的郁闷和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这种情绪,代表了元代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如在 《朝中措》 中说:“三年浪走,有心遁世,无地栖身。”《西江月 ·渔父》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白朴还首倡“咏睡”词,以酒浇愁,以睡忘忧,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三是咏物、赠答一类的应酬之作。
白朴的词多长调,受宋词豪放派影响较大,风格雄浑、沉郁,也有婉丽之作,如 《玉漏迟 ·题阕》等。清代词评家朱彝尊认为他“源出苏、辛而毫无叫嚣之气”。王鹏运引《四库总目提要》说白词“清隽婉逸,调适均谐,是与张玉田相匹”。从总的方面来看,白朴的词没有达到其杂剧创作那样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