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子》的主要内容,《无能子》导读
《无能子》是唐末的一部哲学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光启三年(887)。34篇。《旧唐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3卷,明正统《道藏》太玄部收录上、中、下3卷。通行本有景明刻 《子汇》 本、景明正统《道藏本》、明孙矿批点沈景麟、李廷漠订正本 (简称孙批本)、《二十二子全书》本、《子书百家》本等。其中唯《道藏》本有全书目录,孙批本目录不全,其他各本目录俱缺。1981年中华书局以景明正统《道藏》本为底本,用藏本目录及分篇,置于卷首,另有《附录》载无能子序、明孙矿批点本无能子序、无能子著录表等。
本书作者似为唐末隐士。《旧唐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无能子》3卷,云:“不著撰人名氏,光启中,隐民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无能子·序》中有“不述其姓名游宦”的话,以为“尝登仕籍,非隐民也。”据中华书局版《无能子校注》的作者分析,无能子前曾作吏,或因不得志,加以正遭世乱,后来退而过隐居生涯。平时淡泊名利,生活清寒,其家庭可能是没落地主或者属于经济生活并不宽裕的富农、小地主阶层。(见《代序》)
本书分上、中、下3卷。上卷论理,10篇,现只存 《圣过》、《明本》、《析惑》、《无忧》、《质妄》、《真修》6篇,阙4篇; 中卷论历史人物10篇,现存《文王说》、《首阳子说》、《老君说》、《孔子说》、《范蠡说》、《宋玉说》、《商隐说》、《严陵说》、《孙登说》9篇,阙1篇; 下卷答问,14篇,现存 《答通问》、《答华阳子问》、《答愚中子问》、《鱼说》、《鸩说》、《答鲁问》、《纪见》、《固本》 8篇,阙6篇。
关于本书的内容,《无能子·序》称:“其旨归于明自然之理,极性命之端,自然无作,性命无欲,是以略礼教而外世务焉。”在自然观上,为元气自然论,说:“天地未分,混沌一气。一气充溢,分为二仪。有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矣。天则刚健而动,地则柔顺而静,气之自然也。”(《圣过》)天地阴阳,都由气的自然变化而来。又说:“天地既位,阴阳气交,于是裸虫、鳞虫、毛虫、羽虫、甲虫生焉。人者,裸虫也;与夫鳞、毛、羽、甲虫俱焉,同生天地,交气而已,无所异也。”(同上)这个天地人万物生成的学说,是以“混沌一气”为始基的。气一元论是承认天地万物都是从原始物质的自然演变和发展而来,并非有什么超物质的天神上帝来开天辟地,创造万物。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书中又指出天地是无知觉无爱憎的。“夫天地无心,且不自宰,况宰物乎?”(《范蠡说》)批判了“灾异”说和“祥瑞”说等迷信思想,强调天地、人类、万物同为“阴阳交气”而生,无高低贵贱之分,人在社会上应天然平等。抨击君权统治,宣扬 “无君”论。揭露 “圣人”、“智者”把帝王、公、侯、卿、大夫等称号强加于人,以等差贵贱来诱骗“愚人”,指出“今之帝王之身,昔之布衣之身也”,“夫彊名者,众人皆能之”(《严陵说》),人人皆能自名为王侯。总之,书中反映的突出思想就是:否定君臣的名分,反对忠孝伦理道德,对贵贱的等级、贫富的差别,尊卑的礼节,都深致不满。所有这些思想的实质,表明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政治的对立和抗争,不期而然地渗透了叛逆的性格。对《无能子》这部书的评价是有分歧的,如有人认为,“《无能子》的哲学思想即使包含着一些朴素的元气思想,但就整个思想体系来说这是属于以心为本的主观唯心主义”。(见《中国古代佚名哲学名著评述·无能子》)
关于《无能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无能子校注》 的作者认为:“《无能子》在唐代哲学思想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代序》),也有人认为:“《无能子》作为一部哲学著作,无论它在历史上的作用还是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都不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古代佚名哲学名著评述·无能子》)
从《无能子》的版本流传来看,宋元明清都有所记载,但历史上对《无能子》的研究与论述还不多。
参考文献
- 1. 王明: 《无能子的哲学思想》,见 《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81。
- 2.李曦:《中国古代佚名哲学名著评述·无能子》,齐鲁书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