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国复仇记》简介|鉴赏

《冷国复仇记》简介|鉴赏

侠义小说, 十六回。守白著。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新世界小说社出版。前有林下老人“序言”。

《冷国复仇记》讲述的是欧罗巴洲布金山北的小小冷野国,曾有那“无数志士,于莫可藉手之中,相与奔走呼号,艰难尽瘁,卒能还我自由,靖外侮而定国基”的故事。山川耸秀,风土清嘉,四围环峙,奇峭特兀的冷野国,倒也以其铁壁铜墙,地设天造的好所在,袖手俯瞰龙蛇风云,指点朝暾晚霭于冰云雪雾之间,涵养温厚纯良于正谊自由之中,恰承平安祥,幸福无量,便闭关自治,高枕无忧。然而祸福旦夕,出人意料。近邻乌士利国明目张胆,巧取豪夺,竟将国权轻易拈去。即刻,好一个武陵桃源顿成了九幽阿鼻地狱。于是,民怨沸腾,人心惶惑,三洲志士,一腔愤恨。华清洲盎春忍辱含悲,奋起发难,痛杀代官,死里逃生;琴流洲伍廷秀义侠刚勇,携渡翠沦,风雨同舟,逢凶化吉。乌衣洲惠远明虽家资巨万,殷实富足,却为舒愁眉报国仇而接纳故友,联络义士,决意毁家纾难。同走道中,忽见异国威风肆虐嚣张,廷秀以其豪爽直拔的性情,热血忿涌,居然罗网自投;远明无奈, 只得悄然独行,暗自探访筹划。张壮飞梅希庵等闻知,英雄所见,一拍即合。随招呼旧识翟灏如,义旗高举,从风而至。惟将死生置之度外,未及周密谋略布置,烽火早已点燃。但求兵贵神速,却机关洩漏,功败垂成。灏如身陷囹圄,壮飞希庵等仓皇奔命。狱中灏如巧遇廷秀,涸辙枯鲋,还思侥幸出头设法制敌。又得淋漓慷慨的奇女子秀琼之助,以冰清玉洁的资质,用神魂颠倒的手段,于异族管领艾似兰身上使功着力。其时,远明正商于快琴屋德高望重的龙华男爵,欲旗鼓重振,东山再起。因趁病沉之机,速召其侄陪臣信渊,披肝沥胆,晓明大义,反正之心即然存焉。艾似兰处危幕燕巢,偏寻欢作乐,想作游猎之遣,全权托与信渊。错射误响,若惊弓之鸟;借风用波,亦瞒天过海。时势已至,群起风靡。艾似兰归途被拒,落魄无计,逃遁中又慌不择路,人远明暗设之圈套,中盎春一箭之鹄的。乌士利国闻讯欲兴师问罪,却未料内讧大乱, 自顾不暇。冷野国民众喜出望外,即兴利除弊,重建独立自由之邦。

《冷国复仇记》所以“述彼国之往事,为此国之警钟”,借异地之行状,激国人之灵魂,是因为甲午之后,政治敷衍,祸衅蔓延,外人耽耽虎视应约瓜分之意在焉,虽或有热血忿涌之士蹈白刃,临炮火,张空拳,奋赤臂,然终归于长太息徒奈何而已。沉沉大梦,正未知几时方醒。欲将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进化公例原则重新演说,揭示那动物人类,前定后变,依赖自觉,实在大有区别的奥秘。惟能反躬自省,考究弥补,则可由弱变强,反败为胜。且不必自尊自大,亦无须自暴自弃。人生贵立志,男儿当自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切艰难困苦,皆有玉汝于成。以如此宗旨贯穿而作策勉规劝,在字里行间便常有彼映此照,正导反讽的或直截之论,或委婉之讥。若画奴才相,把“服从奔走,当作一件绝大营生做去。不管青红皂白,就是极强暴极无礼的外族,一旦霸占土地,夺踞皇位,他也是箪食壶浆,迎接上去,总算是奉天承运,圣德神功的始祖高皇帝”。这种屈膝卑躬,折腰摧眉的面目,与那冷野国人民活泼自由,强毅刚正的性情恰成鲜明对比。若描富翁样,是装腔作势,铢积寸累,奚落耻笑,一毛不拔。全不知饥食渴饮,拯灾救荒,经营组织,相互补助,富者出资,贫者出力,流通活泼,利益共享的道理。正所谓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有金钱忘不了,生时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泯灭了公益心,丧失了义务感,与那冷野国志士深明大义,毁家纾难的行止不啻有高下之分,霄壤之别。笔底写他国事迹,心中系吾国忧患,孜孜兀兀,殷殷切切。将典范楷模历历于眼中目前,诚望能鼓舞意志,激励民心,希冀着一个独立自强的未来。

《冷国复仇记》的叙述描写是在平淡中稍露斑斓,于直捷里亦见变易,求疏而不漏,并有始有终,常事演乎外,且心存乎中。其写景色,有翠沦湖动静之比:每当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则湖畔众山排列,高峰人云,周围村落牧场,随处可见,远眺炊烟四起,疏疏落落,回望云气冰川,偕生互映;一俟阴云四合,天色昏迷,便狂风怒号,雷电交作,湖上溟溟潆潆,咫尺难辨,但见滚滚白浪隐约奔荡在电火闪烁间。自然气象,秀美壮丽,动静交互,往复生息,随风云变幻,而其貌各异。其叙人物,有伍廷秀性格之变:初出时宽阔豁达,血气方刚,单刀直入,匹马敢闯,毫不瞻前顾后,决无左顾右盼;蹉跎后则阅历既深,经验渐丰,敛才就范,处心积虑,知忌轻举妄动,乃求计出万全。笔墨点缀,仅在片言只语中,举手投足间,而对人物性格进程的设计,却已显然无遗。其贯线索,有起讫始末的串连:以盎春总其衔,由奋起发难先声夺人,经推波助澜金蝉脱壳,而归于鹄中其的鹿死其手的布置,不但使结构的完整性有了一个圆满周到的实现,而且使内容的合理性亦有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归宿。其用语言,有汉典汉谚的夹杂:诸如似古商鞅徙木示信义,效申包胥求救哭秦庭,闻兵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各典故的标举,所有既入虎穴须得虎子,画虎不成反类犬,倚着米囤俄死等谚语的引录,及至种种地名人名,无不以国人所熟识的方式(事例与词句)出之。或称自觉,或谓局限,惟在为我所用,注重有益有效,便是化而叙之,余则且可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