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升平后传》简介|鉴赏

《永庆升平后传》简介|鉴赏

近代白话长篇侠义小说,一百回。作者贪梦道人,原名杨挹殿,福建人,曾作《彭公案》一百回,其他生平事迹不详。原刻为光绪甲午(1894)年北京本立堂刊本,前有不署姓氏刻书人的“叙”,光绪十九年昆明龙友氏“序”及都门贪梦道人“自序”。又有光绪甲午上海书局《绣像永庆升平后传》石印本,光绪二十九年癸卯胜芳德林堂刊本、排印本。

《后传》作者,因《永庆升平》叙述天地会总首领吴恩“兴立邪教, 未能平灭, 有始无终”,因而“续刻全集”(贪梦道人“自序”)。故它接原书叙述了下列情节:马孟泰、马成龙等在穆粘营中再破剪子峪,攻打玄黑山,平定河南。又随穆粘移兵四川与肃亲王会合,征讨八路督会总吴恩,得马杰归降,攻破峨眉山。吴恩逃至云南竹子山,八卦教人和教主白炼祖前来迎战,火烧清兵。顾焕章、马成龙等放水淹营,白炼祖逃走。顾焕章等随穆粘进军云南,大战湖耳山,又收降小霸王杨胜,破龙峒山。后攻占石平州、青凤山、祈河寺,又在宝珠山、定源山打败前来助战的八卦教天文教主张宏雷。又在水战中再度击败白炼祖,得张宝归降,最后攻破竹子山,在“绝恩洞”生擒吴恩。平定云南等地“邪教”后,吴恩伏法,马成龙等封官进爵,于是“永庆升平”。其间又有两次吴恩被擒逃脱,肃亲王和伊哩布合兵在浙江战胜地理教主袁治千等情节。

《后传》的思想,与《永庆升平》一脉相承,除了继续“除邪教、平逆匪”、“使忠臣义士得留名于后世;邪教乱臣尽遭报应”(贪梦道人“序”)的主旨外,仍强调现实性的创作目的:“令阅者知王法之森严,小丑跳梁,必蹈大辟”,令闻风者“惊心而知惧”(龙友氏《永庆升平后传序》)。故作品在描写会党时,强调其“杀害生灵,屠毒百姓”,应尽行诛灭。相反,对余顺、朱瑞、马杰、杨胜、张宝归顺清兵,则赞为“弃暗投明”。此外,全书充满对皇帝、大僚及奴性“侠客”的歌颂,充分表现了作者封建阶级的立场。

但《后传》客观上也暴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如写清军每攻破一地,总是大肆屠杀会众,“高坡之上人头滚;低洼之处血水流”(见第六回)。平定云南时,俘虏了会党多人,康熙竟下令“余党不分首从,全行就地正法”(见第一百回)。这些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作品对会党首领忠于自己的事业拒不投降的品质也有反映。如写夏海龙宁可被杀而不降,说:“你会总爷我乃是天地会、八卦教中之人,岂肯归降你等。你是大清国的忠臣,我是八卦教中的义士,杀剐存留,任凭于你,我也没有什么话可说的”(第八十一回)。作品也描写了会党正当的反清理论。如马凤山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是我家会总爷立的天地会八卦教,我们是替天行道,普救众生,只以剪恶为本,你们自(只)知有君,岂不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乃仁人之天下也,为(惟)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见第四回)这些与作者主观倾向不一致,但客观上显示了起义的正义性。

《后传》在艺术上与《永庆升平》基本一致。但写人物“粗豪”之气较少,文字则较通顺,也有一些景物的描写。从情节看,颇多荒诞成分,常常描写迷信的法术,动辄写双方斗法,呼风唤雨,布云作雾,显得很拙劣。此外,又过多地使用偶然巧合。如写马成龙、张广泰等人,三番五次被捉,当行刑人举起刀剑砍下时,常常是“只听得一声响亮,红光崩冒,鲜血直流”(见第二十六回),原来行刑之人被打死,马成龙等得救。由于频繁使用巧合,形成了公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