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沈蔚《天仙子·景物因人成胜概》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沈蔚

天仙子·景物因人成胜概

景物因人成胜概,满目更无尘可碍。等闲帘幕小栏杆;衣未解,心先快。明月清风如有待。谁信门前车马隘,别是人间闲世界。坐中无物不清凉,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

 

这首小令的主旨在于抒写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纵享清闲自在的生活妙趣。是逃避现实,但也是憎恶现实。通篇用赋,不托比兴。扫尽浮艳绮丽之词,畅言山居风光之美,白描而不近俗,淡语而不深致。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处,即并剪哀梨,亦无此痛快。《填词杂说》记沈谦之言曰:“承诗启曲者,词也。上不可似诗,下不可似曲。然诗曲又俱可入词,贵人自运。”如果同意此说,这首词便是善于运用“以曲入词”的实例。

起首即借议论而兴感慨,落笔不凡,别开生面。自然景物要凭借人的欣赏才能成为名胜风光,如此纤尘不染,毫无俗态,使人放眼无碍,可以尽情领略。“胜概”,美丽的景色、佳境。《杜工部草堂诗笺》三《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故乡多药物,胜概忆桃源”可证。“因”,凭借,依靠。“因人”,句中有眼,与“有待”呼应,预先说明原因。其人当然应是高士而非俗物。这里写山中景物有意迎归,设想十分奇特;而以理兴感,耐人玩味,更觉妙趣横生,流露出一旦归来山居,顿生眼界清明、俗尘尽扫的喜悦之情。

接着写山居本身的可爱:普通的帘幕,小小的栏杆。意味着没有矫饰,没有做作,既简朴,又单纯;既顺眼,又适意。于是一种亲切随便之感、满足愉快之情,立即油然而生。并且如此迅速,如此强烈,甚至人还来不及宽衣小憩,心里早已涌上无限欢欣。“未”、“先”,呼应有力,洋溢着高兴、愉悦的情感。

上阕末句呼应开头,渲染山居环境的可爱。连山上的清风明月都仿佛在等待高士归来。景物因人成胜,是以如有所待。风月有情如此,寓有归来恨晚之慨。在表现归来山居称心如意的同时,隐然具有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般幸得解脱的隐逸情趣。

谁知道门前隔绝了车马往来,更成了人间的清闲世界。换头仍然借议论发感慨。突出“闲”字,意在赞美。“谁信”,感慨良深,可以发人深省。“车马”,意味着熙来攘往、追名逐利的劳碌与凡庸。“隘”,阻止,隔绝。造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相同意境。

于是进而展现清闲世界,抒写闲情妙趣。从座中的器物到户外的风光,无不凉爽宜人,清幽绝世。青山环绕如带,溪水曲曲一湾。暗示这里既无热闹喧嚣的世态,更无俗务缠身的苦恼,当然可以乐在其中。末句是闲情的形象展示:流水可以任意地奔流,白云可以舒适地飘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写来令人神往,分明可以见到词人的高洁情操和隐逸志趣。在封建社会里,能够如此重视个性解放,总比媚世取容,同流合污更有意义。

词须章法严谨。此词写山居之乐,上下阕都始于以议兴感,结于以景寄情。上阕重在“快”意,下阕重在“闲”情,“快”基于“闲”,“闲”深化“快”,一脉相连,直承而下,浑然一体。

词须声情相应。此词韵脚密,短语多,形成轻捷明快的节奏,即使不唱而读,亦能体察到珠落玉盘的悦耳之声,与词中兴奋激动的轻快心情完全合拍,构成和谐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