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原文、翻译及赏析

(五代)李珣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上阕,从巫山上的古庙和行宫写起:“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巫山,因其“楚王曾此梦瑶姬”(李珣同调另词,下同),被想象为奇妙瑰丽的神境;然而,那是一去不返的往事,已经“一梦杳无期”,如今只剩巫山神女祠的古庙,依傍在苍青色的、如同屏幛陡立的神女峰间,“暮雨洒空祠”,无比冷清。三国时蜀先主刘备那盛极一时的行宫(永安宫),也已是人去楼空,沉睡在碧绿的池水旁边,一片寂寞。

“水声山色锁妆楼”句:紧收一、二两句。“水声”应“行宫”句;“山色”应“古庙”句;“锁”字总刹“依”、“枕”二字,它形象地刻写出:无论是神女的抑或是帝王后妃的寝楼,都被封锁在滔滔江水、空濛山色之中,已经“尘暗珠帘卷,香销翠幄垂”了。用“依”、“枕”、“锁”三个动词,刻写景象的冷落、空寂,极富形象性,在炼字上很见功力。

乍一看,上阕只是写往事以怀古,而联系作者身世,即知是借古伤今。李珣曾事前蜀王衍这个偏安一隅的声色皇帝,如今已沦为亡国遗老,离开成都而顺江东去,而对着同样以蜀名国的先主行宫,忆昔抚今,正是“西风回首不胜悲”啊!于是发出了“往事思悠悠”的慨叹,收住上阕,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下阕是世事堪伤的心理独白。“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两句,借助于神界、自然界以抒写内心世界:人世间的国土分裂、国主迭更,人臣的朝秦暮楚,世事的沧桑巨变,即如巫山神女那样,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神奇莫测;又如自然景物一般,春秋代谢,形色无穷。

面对这一切,已经沦为“行客”的作者,其内心苦闷难以名状。于此,他巧妙地运用了“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两句,宣泄了这种情绪。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往往迁及外物,把这记入文学作品,确能增强艺术效果。李珣的对于啼猿,是恼,是怒,是怨,是恨?抑或是兼而有之罢。他借此以抒发感情,比诸直抒胸臆,确乎胜过一筹。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啼猿’二语,语浅情深。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况闻猿啼乎?”

这首小令,内容与调名相合,均写巫山景色,又借景物怀古伤今,抒发胸臆。作者就如同巫山山巅的一片浮云,黯然失色,飘浮不定,孤苦伶仃,无所依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