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原文赏析

(唐)刘禹锡

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杨柳枝》,一名《柳枝》。隋炀帝时开汴河,两岸广植杨柳,因有此曲。说见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宋王灼《碧鸡漫志》。中唐时,白居易据旧调另翻新声。此调例多咏柳及与柳有关的故事,调名往往就是词题。本篇咏炀帝汴河残柳,是贴紧隋曲本事在作文章。

隋炀帝杨广(569—618)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之君。仁寿四年(604)杀其父文帝杨坚,篡夺帝位。在位期间,开运河,营建洛阳宫室园苑,征高丽(今朝鲜),弄得民不聊生,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大业十四年(618),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隋就此二世而亡,仅存在了短短的三十七年,而炀帝统治时期则只有十四年。

汴水,炀帝开运河,其中自今河南荥阳至开封的那一段,系就古汴水疏浚而成。

“花如雪”,谓柳絮飘飞如雪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话·言语》载东晋谢安大雪天与子侄辈讲论文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云:“未若柳絮因风起。”故后世文学作品中,每多以“柳絮”、“雪花”互喻。

乍一读来,此词字字都在目前,似乎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你万万想不到,对它的诠释,竟有过一场小小的公案!这公案主要是围绕着末句“不见人”三字展开的。

宋人谢枋得解此词云:“炀帝荒淫不君,国亡身丧。行宫外残柳数株,枝条柔弱,如不胜春风之摇荡。柳花如雪,飞入宫墙,似若羞见时人者。隋之臣子仕唐,曾不曰国亡主灭,分任其咎,扬扬然无羞恶心,观柳花亦了愧矣!”(宋赵蕃、韩淲选,谢枋得注《精选唐诗绝句》)他是将“不见人”理解为杨花飞入宫墙不肯见人的。

宋胡次焱则曰:“‘不见人’三字,恐只是《易》所谓‘窥其户,闻其无人’之意。”(明周敬、周珽、陈继儒《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引)明徐充又进一步指出:“此只是形容亡国荒凉之态,与李益《隋宫燕》诗同意。”(同上引)他们二位对“不见人”的理解是:杨花飞入宫墙,宫中不见一人。

按李益(748—827)与刘禹锡(772—842),为同时代人而年长一辈,其《隋宫燕》诗云:“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欲落旋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显然是说隋宫荒废已久,旧时燕子几度飞来,皆不见人迹。以此印证刘禹锡词,可见胡、徐二氏的理解比较准确。谢枋得其人为宋、元之际著名的忠义爱国之士,仕宋官至江东提刑、知信州(今江西上饶一带),宋亡后,元朝大臣屡次荐他出仕,皆拒不赴,尝自谓“所欠一死耳,岂复有它志哉”。后被强迫赴北,至元大都(今北京),绝食而死。其论此词,谓隋臣仕唐,有愧于柳花云云,虽属误解,却是有感而发,亦可算得仁者见仁罢。

本篇言简意赅,节短韵长,末句既明了,则其好处自见。清黄生评曰:“只‘不见人’三字,写尽故宫离黍之态,何用多言?”(《唐诗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