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 轼
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此词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2年)正月十五。题目是“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即杭州的上元夜写起。此时苏轼刚从通判杭州移知密州(治在今山东诸城)。他在杭过了三个元宵节,记忆犹新,印象深刻。元宵的特点,第一是灯,词中对此虽未细写,仅点了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杭州灯夕盛况便可想见。其次是月,“明月如霜”,此“月”非指天上的圆月,乃是照到地上的月光,用“如霜”形容,是取其色白,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咏是也,故连下“照见人如画”句,衔接自然。这一夜灯月交辉,引来满城士女,争相游赏。三句写尽上元夜的三大景观(灯、月、游人)。“人如画”三个字还隐示一种“人看人”的场景和情趣。“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唐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得江南气候之清润。
上片整个描写杭州元宵景致,写灯、写月、写人,著墨虽不多,却是“有声有色”。乍看似与题中“密州”无涉。到过片一句“寂寞山城人老也”,只用“寂寞”二字一点,便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当前光景作反衬,再不须多着一字,使人领会到密州上元的寂寞冷落究是如何了。如此点入本题,真是“笔端回万牛”,绝大的功力。作者以于两地为前后任的经历作关合,得此奇文,在他以前的诗词中,曾未见有如此章法。
本来么,苏轼刚到密州,即逢上元,密州上元之夜,也该是有灯有月,也有游人,如果正面叙写,也不是无可点染,也可以题作“密州上元”。但是,他当时的处境却令他不能如此下笔。密州上元比之“钱塘三五夜”之无须多写,在作者来说,不止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更因为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遂使心情完全不同。他在下一年所作的《超然台记》中,有一段话追述他的这场变化:“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一句话,从大城市转到山沟沟来了。这还不是他感到“寂寞”的原因,况且他此来是由通判改任知州,升了官,也无郁郁不乐之理。他心境沉重的真正原因是如《超然台记》接着所说的:“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苏轼是个亲民的官,作为一州之长,地方连年蝗旱,“天上无雨,地下无麦”(《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连知州和通判也只能每天以杞菊代粮(《后杞菊赋序》:“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百姓的生活困苦更可想而知,使这位刚到新任的“使君”忧愁满腹。这“寂寞”二字的原因,应还包括有远离朝廷,睽违亲故,孤处一隅,又乏新知等等,故虽年仅四十,也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在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看看,原来是村民正在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个古老的风俗在《周礼·春官·篇章》中已有记载:“凡国祈年于田祖,吹《幽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农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诗也说:“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在作者此时的心目中,实比上元夜的灯火笙歌更为亲切。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他才离去。这时候,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埋藏的希望:“瑞雪兆丰年”也许明年会有个好收成吧! 他在上一年十二月写的《雪后书北台壁》诗中写道;“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分类本有注云:“雪宜麦而辟蝗,故为丰年之祥兆。蝗遗子于地,若雪深一尺,则入地一丈;麦得雪则滋茂而成稔岁,此老农之语也。”又在此词后有《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诗说:“父老借问我,使君安在哉?今年好雨雪,会见麦千堆。”可以参证他此处写到“雪意”时的那一份感情。
苏轼作词,于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章法之奇、转折之大、含蕴之深,为前人所未有,具体地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极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