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原文赏析

(宋)张先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读这首词,自然会想到温庭筠的《梦江南》和李益的《江南曲》。本词中女主人公和这两首诗中女主人公一样盼夫归心切,对丈夫一片痴情。

从词的上片中可以看出,思妇和远人是有约在先的。一个“期”字,就说明在男方走前已约定了归期。女方登楼远眺,盼望远人如约而归。登楼,一因楼高可穷千里目,能见天涯人;二因楼“倚”春江,远人自江上来,能一目了然。“春江百尺高”,一语兼含双层意蕴。江水奔涌,浪高百尺,烟波浩淼,横无际涯。境界开阔而旷远,气势豪壮而浩荡。这是春讯期间的江面景观,与下文“江潮”相关,也与思妇心境吻合。当她登临上倚江之楼翘首以待夫君归来时,心潮起伏定然和眼前这江潮一般;当她“烟中还未见归桡”时,心头失落、空虚之感定然和这江面一样茫然空荡。“烟”,江上的雾气。点明时间正当早晨,阳光未烈,水气尚未蒸腾,说明思妇盼归心情的急切。“还”字告诉我们,女主人公不止一次早起登高望夫,而且不止一次地失望。“未见归桡”,即未见夫归。桡,船桨,代归舟。她透过雾气辨别出过来的一只只帆船都不是自己所盼的归舟,她怅恨了!“还未见”,含有等待的时间长、过往的船只多、屡次惊喜、屡次失望之意,这不正与“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梦江南》)的情境一样吗?在一直“未见归桡”的情况下,她不免要埋怨丈夫失信。“几时期信似江潮?”意谓江潮向来是有规律、按周期、定时涨落、从不误时的,而自己的丈夫却从未象江潮这般守“信”过。“几时”,以反问句出之,责怪语气更甚。责之甚,正因爱之切。难怪李益《江南曲》中女主人公同样怨恨道:“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两个主人公追求夫妻团圆的幸福生活之心理完全相同,只不过,一个显得持重深沉、一个显得天真坦率罢了。

即“春江”之景,生思远之情;以江潮之有信衬远人之失信。看似顺手拈来,却皆顺理成章,巧妙之至。三句之间的内部联系十分自然紧密。

下片紧扣上片“春”字进一步生发。头两句采用对偶手法描绘春暮景象和春汛特点。“花”、“柳”是春景的典型物象,而“花片片飞”和“柳阴阴下”则意味着春已尽了。落英缤纷、漫天飞舞,绿柳成荫、丝长触水,这不正是春末风光吗?妙的是“风弄蝶”和“水平桥”的描绘出神入化。风吹花落、片片凋零,本给人一种衰落、颓丧之感,但通过“弄”这个动词和比喻修辞格的运用,把飞舞的落花比做春风戏逐的蝴蝶,却使“风”这个无情物顿成有情人了。眼前景象也随之平添了无限生机活力。“水平桥”,照应“春江百尺高”和“江潮”,把上下片紧密联系起来了。一个“平”字,描摹出了江水上涨,漫到桥面的态势,富有动感。而这座桥为岸柳浓荫所覆盖,柳丝飘拂、婷婷袅袅,又多富有画趣、美感!这戏蝶、这柳丝,又该多么牵动人的情思!花前柳下本是少男少女谈情说爱、共赏美景的好地方,然而如今她只孑然一身,望眼欲穿地在数着过帆消磨春光,这使她自然要发出“日长才过又今宵”的长叹。漫长的白昼好不容易才熬过去,可紧接着又是更为孤寂冷落的春宵,这将如何打发?“才”和“又”连用,表达了她无可奈何、无比难耐的心情持续不断,有过之面无不及。末句蕴无限愁思于不言之中,实是“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