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古耜
风铃
寺庙默然。风铃
在响。风铃
丁当响。远处是山
近处还是山。风铃
爬越群山。作
黑色梦。梦
之触角伸展。长出
路。长出
白鸟。长出
羊群。长出
牦牛。长出
大草原。风起
是网。笼罩
这片神秘。寺庙
不见。群山
不见。风铃
仍在响。风铃
响丁当
牦牛
牦牛不生在江南不是
杜牧的那一只也没有
牧童骑在背上吹响
悠悠的牧笛牦牛
只依恋西部依恋
大漠雄风依恋
这草原也有过
温柔当它看到
毡篷沐浴夕阳的时候也
有过
悲伤当年轻的主人失恋
的时候而当五月当太阳
敲响
铜锣当格桑开放
如火牦牛便长鬃
飞扬四蹄
狂奔引颈
长吼旷放而
剽悍人们都说
草原是牦牛的
摇篮牦牛是草原的
精灵
惟夫
初读《褐鹰》,你会感到莫名其妙,全诗五首所表现的皆是西藏高原的神秘氛围和神奇景观,它与“褐鹰”毫无关系,诗人为什么要取这样的标题?再读《褐鹰》,你会发现诗人匠心不凡,他把西藏与褐鹰联系在一起,可以让人通过想象领悟到:处于祖国高原位置的西藏莽莽苍苍,原本就是一只褐色的神鹰,从而使诗题有了一种阔大的涵盖力和妥切而又丰富的象征意义。
《风铃》和《牦牛》是组诗《褐鹰》中的两首。它们一写静物,一写动物,各有自己的思想蕴含和艺术追求,颇值得我们静心一品。
《风铃》一诗,意在整体地、宏观地表现西藏这块土地上存在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神秘色彩和奇异景观,进而折射诗人对脚下沃土的探幽之心与激赏之情。诗的起首运用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营造出西藏高原远山近岭一片静谧的特有氛围,给人以空旷辽远之感。这种感觉因诗的结尾再度出现“风铃/仍在响。风铃/响丁当”的句子,而愈加浓郁。“风铃/爬越群山。作/黑色梦。梦/之触角伸展。长出/路。长出/白鸟。长出……”在听觉向视觉的巧妙转换中,展示出大地和万物所经历的由白昼而夜晚、由夜晚而白昼的相互交替,其中路、白鸟、羊群、牦牛等的依次“长出”,从视觉上模拟了夜色逐渐褪尽,草原迎来黎明时的情景。“风起/是网,笼罩/这片神秘。寺庙/不见。群山/不见”,用虚实相间的诗歌语言,描绘了草原上风扬沙尘,蔽遮万物的神奇景象。它与黎明时草原的明丽、静寂、秀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说《风铃》一诗较多体现了景物诗的特征,那么《牦牛》一诗则明显呈示了咏物诗的品格。你看这首诗中的牦牛形象,它全然不象江南的同类那样,钟情于茂密的青草和悠扬的牧笛,而是一味依恋着“大漠雄风”与角号长鸣。当然,这并不妨碍它有自己的柔情,自己的悲伤。“而当五月当太阳/敲响/铜锣当格桑开放/如火”的时候,它便象驰骋的骏马一般“长鬃/飞扬 四蹄/狂奔 引颈/长吼旷放而/剽悍”。这是在写牦牛吗?是,但又不仅仅是。因为在那“精灵”般的牦牛身上,分明投射着西藏民族特有的勇敢、强悍、一往无前的性格与气质;闪烁着他们热爱草原、依恋漠风的情感波澜;映现着他们粗犷而不失温存,坚韧而充满同情的心灵世界。这里,牦牛有着显而易见的象征意义。它使全诗在表现高原生活,反映高原特点方面,具备了更为丰赡的艺术内涵,从而形成了特有的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