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荣街
怨谁?怨谁?这不是青天里打雷?
关着,锁上;赶明儿瓷花砖上堆灰!
别瞧这白石台阶儿光滑,赶明儿,唉,
石缝里长草,石板上青青的全是莓!
那廊下的青玉缸里养着鱼,真凤尾,
可还有谁给换水,谁给捞草,谁给喂?
要不了三五天准翻着白肚鼓着眼,
不浮着死,也就让冰分儿压一个扁!
顶可怜是那几个红嘴绿毛的鹦哥,
让娘娘教得顶乖,会跟着洞箫唱歌,
真娇养惯,喂食一迟,就叫人名儿骂,
现在,你叫去!就剩空院子给您答话!……
徐志摩
这首诗发表在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晨报副刊》的《文学旬刊》上,发表时诗题是《残诗一首》,后来收入诗集《志摩的诗》时改名为《残诗》。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一直有不尽相同的解说。有人认为:这首诗写在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故宫的时候,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溥仪的同情。有人认为:作品的命意是作者慨叹当时国家的残破和他自己思想感情的残破。有人说:这是人世兴衰、沦桑的喟叹。还有人说:诗的题目标明《残诗》,很可能是作者废弃的一篇长诗的一部分。
溥仪被逐出宫是当时轰动社会的重大事件,这时徐志摩正在北京主持“新月社”的事务,并与陆小曼在热恋之中,诗人有感于溥仪被逐,写下了这首《残诗》,写作时间当在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五日到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日之间。从诗中一些词句所抒写的具体内容来看,这不是一首普通的怀旧伤时、迷恋死骨之作,也看不出作者对清朝末代皇帝的任何同情。恰恰相反,诗人对溥仪被逐给予了嘲讽和讥刺,通篇以假想之词状写皇帝被逐后宫中的寂寞寥落和一片无人收拾的残局,这可能与诗人常感叹的当时国家的“残破”有某些关联。
“怨谁?怨谁?这不是青天里打雷?”诗的起句连用三个问号,以嘲弄的语调写溥仪被逐出宫,皇帝和王公们尽管感到突然和震惊,但这却是历史的必然。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中国的历史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腐朽没落的清王室依然存在,这是一种荒唐而可笑的现象。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五日的这场旋风挟着霹雳,把溥仪这个末代皇帝一下子抛出了紫禁城,这又能抱怨谁呢?这只能说是封建帝王必然的历史命运。从第二句起直到诗歌结束,都是通过对宫苑中景物的具体描绘,表现这一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残诗》有较高的艺术性。它想象丰富,设境真切。艺术构思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诗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他们写作往往不限于亲身观察和体验,完全可以较多地借助于主观想象,“凭心而构思”。当然这些主观想象要符合生活逻辑,要不悖事理。徐志摩在这首《残诗》中想象溥仪被逐之后,那关闭上了的宫苑会出现一片荒凉景象:瓷花砖上会落满灰尘,光滑的白石台阶上,石缝里会长出杂草,石板上会布满青苔。诗人写那些宫中喂养的凤尾鱼和绿毛鹦哥,更是想象得真实入微:人们走光了,那养在青玉缸里的金鱼,不管它是如何名贵,再也没有人喂食、换水,到头来“不浮着死,也就让冰分儿压一个扁!”那娇养惯了的红嘴绿毛鹦哥,从前喂食一迟,就叫着宫女的名字骂,现在再也没有人理睬它,只好在空荡荡的院子里任它去叫喊。诗人写的虽然都是具体的、细碎的景物,但是这些猜想和推断却完全在情理之中。描写这些景物,生动地反映出封建王朝的残破。从开头的斥责语气和结尾暗示的封建势力一去不返的语调看,诗人对封建王朝的溃灭不是同情,而是讽刺。标题为《残诗》,有树倒猢狲散的意思。但因诗的情调低沉,容易招致误解。其次,整首诗没有雕琢的词句,全用口语写成。诗人表情达意几乎是脱口而出,信手拈来,而诗句的和谐、自然却达到了十分圆熟地步。比如:“那廊下的青玉缸里养着鱼,真凤尾,/可还有谁给换水,谁给捞草,谁给喂?/要不了三五天准翻着白肚鼓着眼”,诗句丝毫不带斧凿的痕迹,这既是普通的地道的口语,又是柔美协调的诗的语言。这首诗富有音律美,诗的韵脚的安排采取了常用的偶韵体,即两行押一韵,两行换一韵。全诗诗行整齐,多由二至三个短句组成一个长行,每行大致有五至六个停顿,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所以,不少人称赞《残诗》是一首“珠圆玉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