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白桦》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隐入绿色的边境森林,
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轻?
萤火虫飞过去也要闪亮一星星火光,
蝴蝶翩翩起舞也要扬起霏细的花粉;
我们活跃在深深的林海里,
就像是一群无声又无息的黑影。
迎着黑色的骤雨狂风,
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重?
千年不化的冰川也会在雷电中崩裂,
万年凝固的雪山也会在暴风里震动;
我们站立在神圣的国境线上,
每一个哨岗都是一座不移的山峰!
1956年8月
这是一首反映五十年代驻守祖国南疆的战士生活的抒情诗。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修辞学》中说:“相对观念之意义,易为人觉察;其于并列排出时,尤为明显。”《轻! 重!》就是有意识地把“轻”和“重”这两个“相对观念”“并列排出”,而取得了特殊表现效果的一首诗。
当然,“轻”和“重”的“相对观念”并非凭空而来,此诗也并非诗人的观念演绎所致。究其实,这是作为军人一员的诗人熟稔生活的结果,也是他按照诗歌艺术的规律不板不滞地表现生活的结果。不少人都认为,解放军战士的行动总是如风,如电,迅不可挡;他们的意志总是如钢,如铁,坚不可摧,诗人却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他们也有轻而又轻的一面,而且这轻而又轻的一面并非不足道,不值得写,它也同样显示了战士的气质和特点,此诗用“轻”来衬托“重”,突出战士肩负的重担,这就比一味以“重”写“重”好得多了。
诗共两节,前节写“轻”,后节写“重”,句式相仿而色调互异。就语言形式而言,诗人竭力把前后两节靠拢,就感情色调而言,诗人则竭力把前后两节拉开,这一靠一拉,诗作就具有一种特殊的张力,格外耐人咀嚼。第一节为了写“轻”,诗人特意请来了“萤火虫”和“蝴蝶”,这既是对战士巡逻边境的实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是由物及人,言在此而意在彼,用萤火虫、蝴蝶轻盈的姿态有力地衬托出边防战士更为轻盈也更为机警的身影。第二节写“重”,调子骤然升高,色调急速转化,诗人致力于从物体大小、色调明暗、动作强弱等各方面和前者构成一种正反对比、阔狭顿异的艺术境界。且不说其他,单以色调的涂抹而言,前一节写绿色的森林,星星点点的萤光,可谓明媚艳丽,赏心悦目,后一节却是“黑色的骤雨狂风”,迅速换成了暗色,转移了读者的视线。这里还要注意的是,“骤雨狂风”原是实写,但一旦加上“黑色的”这个定语,立刻由实变虚,成为形容敌军入侵的比喻了。其他如庞大的雪山、冰川之于渺小的昆虫,冰川“崩裂”、雪山“震动”之于翩翩飞舞的蝴蝶,也莫不是在对比上下功夫,从反差中求得感情的强化。总之,这首诗确实是一首立意清晰、线索单纯而又角度多变、对比分明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