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蝉声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顶上吱喳;

蛙声停息了,野性的独流减河也不再喧哔。

 

大雁即将南去,水上默默浮动着白净的野鸭;

秋凉在这里刚刚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

 

秋天的团泊洼啊,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

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样羞羞答答。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

全世界都在喧腾,哪里没有雷霆怒吼,风云变化!

 

是的,团泊洼的呼喊之声,也和别处一样洪大;

听听人们的胸口吧,其中也和闹市一样嘈杂。

 

这里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人人都在枪炮齐发;

谁的心灵深处——没有奔腾咆哮的千军万马!

 

这里没有刀光剑影的火阵,但日夜都在攻打厮杀;

谁的大小动脉里,——没有炽热的鲜血流淌哔哔!

 

这里的《共产党宣言》,并没有掩盖在尘埃之下;

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在这里照样有最真挚的回答。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战士的心头放射光华;

反对修正主义的浪潮,正惊退了贼头贼脑的鱼虾。

 

解放军兵营门口的跑道上,随时都有马蹄踏踏;

五·七干校的校舍里,荧光屏上不时出现《创业》和《海霞》。

 

在明朗的阳光下,随时都有对修正主义的口诛笔伐;

在一排排红房之间,常常听见同志式温存的夜话。

 

……至于战士的深情,你小小的团泊洼怎能包容得下!

不能用声音,只能用没有声音的“声音”加以表达:

 

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

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

 

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

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

 

战士自有战士的胆识:不信流言,不受欺诈;

一切无稽的罪名,只会使人神志清醒,大脑发达。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肉麻。

 

战士的歌声,可以休止一时,却永远不会沙哑;

战士的明眼,可以关闭一时,却永远不会昏瞎。

 

请听听吧,这就是战士一句句从心中掏出的话。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

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嘈杂。

 

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

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1975年9月于团泊洼干校

 

初稿的初稿,还需要做多次的修改,属于《参考消息》一类,万勿外传。

 

 

这首诗是诗人受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在团泊洼五·七干校被隔离审查期间,听到毛泽东同志关于电影《创业》的批示后写出来的。

郭小川是诗人,又是战士。《团泊洼的秋天》就是他以诗人真挚炽热的革命激情表现出战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在受迫害、被审查的境遇中,曾说过“我是个战士,不能没有自己的声音”。这首诗即表达了他“自己的声音”。这声音是声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愤怒的声音;是抒发战士情怀的激越的声音,是预见胜利的欣喜的声音。这首壮美的诗歌,这种高昂的声音,正如冯牧所说:“这是诗人的歌中之歌——它们形成了诗人全部诗歌当中的最强音”(《郭小川诗选·代序》)。

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静动对比,先写静后写动,先借景抒情后直抒胸臆。诗的开头用一大段描写“静静的团泊洼”。这里说它“静”,是指自然秋色很和谐、美好,表面上看不出斗争,纷乱。为此,诗人用了许多巧妙的比喻和比拟,如“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高粱好似一队队‘红领巾’”,“向日葵摇头微笑着”,“矮小而年高的垂柳”,密集而细心的芦苇,团泊洼“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团泊洼“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借这些动人的秋色,抒发出热爱生活的感情。接着诗人自问又自答道:“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全世界都在喧腾,哪里没有雷霆怒吼,风云变化!”于是急转直下,进入了对“动”——斗争的描写。这里人们的胸口“和闹市一样嘈杂”,有军民对敌人的高度警惕,进而诗人直接站出来进行“自白”和抗争了。这以后的章节唯有运用直抒胸臆,才能表现出“战士”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才能把壮阔的胸怀抒发得如此淋漓尽致,才能留下世代相传的人生格言,才能把由静到动的笔势推向激愤的高潮。这样先静后动,以静显动,表面是静,暗里是动,恰当地反映了当时斗争的态势,获得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强烈艺术效果。

这诗运用的是“那些明朗的、富丽的、有表现力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使人感到非常新鲜、朴素而又华丽”(郭小川:《谈诗》)。开头一段写得多么朴素,把团泊洼的秋色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又多么华丽,把分散的自然美集中成为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艺术美。后面的一段从“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直到“战士的明眼”抒情是质朴而壮阔,这里有群众的口语,有古代语言,但经过诗人的提炼运用,都变得非常新鲜,非常形象,非常有力。全诗语汇的丰富,词采的精美,描写景物的生动,抒发情感的酣畅,真是使人叹为观止!

这首诗闪耀着郭小川生命的熊熊火焰,进发着郭小川诗笔的熠熠光辉,可以说明他那雄放绮丽的艺术风格已经老成。

当然,这首诗的个别提法不尽妥当,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但这是时代使然,恐怕不能苛求于诗人。